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县域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动县域医共体内以人员为核心的资源下沉,同步实施服务、技术、管理下沉,开展巡回医疗和巡诊派驻,全国90%以上的县实...
2021年1月28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紧接着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3月福建考察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2024年1月12日...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将县域内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通过建立一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几方面的共同体。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确定828个试点县,县域平均就诊率超过90%,目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转向全面推进阶段。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就是将县域内的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的乡镇卫生院,通过一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几方面的共同体,以县带乡、以乡带村,形成梯次帮扶的带动。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在全国2188个县推进,到2025年底,90%以上的县域医共体将达到紧密型标准,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各地积极建设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大力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为基层配备必要的数字设备设施,医联体影像中心已...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要打通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做到信息通、人员通。在管理上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让上级的资源和管理能够帮扶和带动基层的发展,使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比较方便地获得较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河南周口:郸城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到明年年底 ...
从2019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试点工作。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截至今年8月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经发展到2171个,90.9%的县实现了县级医院派驻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服务全覆盖。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一是在强体系方面,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医院、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基层机构之间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和交流机制,切实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更好地下沉,特别是医务人员要能够长期地派驻到基层。同时,要持续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和服务的共享,不断提升县域和基层服务能力,让群众在...
傅卫介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就是将县域内的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的乡镇卫生院,通过一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几方面的共同体,以县带乡、以乡带村,形成梯次帮扶的带动。傅卫表示,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