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如期实现“2020年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创造性地提出的扶贫开发新理念。2021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入选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刘志新编写的《百年党史关键词》。提出背景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精准扶贫,精准用来修饰扶贫,二者为偏正结构,且扶贫是动宾结构。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保护环境,二者为动宾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热心助人,热心用来修饰助人,二者为偏正结构,且助人是动宾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进退”、“自如”,后者为修饰词,前者为被修饰...
老挝版索村和柬埔寨达弄村的变化,是“精准扶贫”理念在不同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一个缩影。如今,作为“精准扶贫”理念的首倡地,湖南十八洞村正在朝着小康示范村寨的目标迈进。村里时常可以遇到一些外国面孔。许多国际人士慕名来到这里,探寻中国脱贫奇迹的“密码”所在。这个小小的村寨,汇聚着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一、申请用途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一般只能用于贫困户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运输、商业流通、农家饭店等生产经...
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习近平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1.什么是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2.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 “两不愁”:不愁吃(含安全饮水)、不愁穿。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狭窄山路辗转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 从此,中国的脱贫攻坚进入了以精准扶贫为特征的新阶段。 从那时起,十八洞村根据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牛羊养殖、苗绣加工和乡村旅游业等,村民收入逐年增长。2017年,十八洞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去年,全村人均纯收...
在中国的减贫实践中,十八洞村是一个具有“地标”意义的村寨——2013年11月3日,“精准扶贫”理念在这里首次被提出。自此,精准扶贫从湖南湘西走向全中国,困扰中华民族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龙先兰的故事也极具代表性。十年前,身为孤儿的龙先兰,还是个有着酗酒恶习、自暴自弃的懒汉。而如今,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