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rian还提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的警告:对太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同时发生增长、能源、粮食和债务危机的可能性高得令人担忧。如果这种噩梦般的情景成为现实,其影响将远远超出单个发展中国家,并且不限于经济和金融范畴。在El-Erian看来,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冲击受到广泛关注是可...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增长与发展动态专家迈克尔·斯宾塞最近向Mohamed El-Erian指出的那样,对于太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能源、粮食问题和债务危机同时引爆的可能性高得令人担忧。如果噩梦成真,那么这种影响将不止局限于单一国家,并远远超出经济和金融领域。 如今,我们看到一系列乱象正在各地发生。 在西亚,...
这给人们吃了定心丸,为全年粮食稳产打下了基础,中国粮食供应是充裕的,对稳物价至关重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两个重要指标是稳就业稳物价,粮食和能源是稳物价的基本支撑。近年来我们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超发货币,目前货币政策...
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2万亿斤,2015年以来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为483.5公斤,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安全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既包括...
当地时间26日,世界银行(下称“世行”)发布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称,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的货币贬值正在推高食品和燃料价格,这可能会加剧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已经面临的粮食和能源危机。该报告表示,由于担忧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大多数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已从近期的高点回落。不过,世行预测,尽管情况有所...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7日讯 8月15至17日,经济日报在头版继续刊出“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度探析”系列调研报告,聚焦如何做好粮食、能源和矿产等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问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稳步迈向共同富裕?如何让资本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如何保障好...
我国物价水平保持平稳,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基础能源保障有力,既增添了民生温度,又稳住了经济大盘。2022年,“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了,让我们安心。粮食生产逆势夺丰收、高位再增产,2022年达到13731亿斤。从2015年到2022年,连续8年稳定在了1.3万亿斤以上。这其中,高标准农田立下了汗马功劳!2022年年底,...
在大变局中谋复兴,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需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将粮食、能源“两个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切实守住安全底线。要充分发挥国家储备的调节作用,强化对经济社会的协同保障,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大盘稳定。要精准把握国家储备吞吐调节的时度效,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
扛稳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责任 为稳经济大盘稳物价提供坚实支撑 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省长王正谱陪同下,在高碑店、涿州考察。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4月18日上午10时就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国内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总体稳定。 记者:赵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