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役不再籍,粮不三载,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意谓兵员不搞第二次征集。出征运送粮食时,第一次随军运粮至敌境,以后就因粮于敌,待到军队凯旋回国时,再运第二次粮食至国境迎接,不搞第三次运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节选自《孙子兵法》)材料二:观察判官曹君德甫以书抵某云:“武胜一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译文: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摘自《孙子兵法·作战篇》 解释: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调,粮饷也不用多次转运。各项军用从国内征取后,粮草补给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兵员粮草都可得到满足了。©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翻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2. “粮不三载”:灵活粮草补给策略 军队出征时仅携带单程粮草,返程补给由国内提供,作战期间则依赖缴获敌方粮草。这一策略既减轻后勤压力,又通过“因粮于敌”削弱对手实力。蒙古西征时便采用类似战术,骑兵轻装突袭敌方粮仓,以战养战实现长距离奔袭。 3. “取用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节选自《孙子兵法》) 材料二: 观察判官曹君德甫以书抵某云:“武胜一军,雄视南服,重兵所宿,兼倍诸道。故廪庾之积,尤为吾州之大政。今漆水公之镇是邦也,至之日,即以新仓为事。度材于山,赋庸...
【一分钟孙子兵法】第贰壹话·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善于用兵的人,兵员绝不多次征集,粮草也不需运送太多。在国内取得武器装备,在敌人那里获得粮草补充。这样,粮食供应就可满足军队需求了。二战时期,日本政府因为战线拉得过
《孙子兵法》第二篇(下),以战养战,以事促事,以心同心 原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译文: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不重复从本国征兵,粮草也不反复从国内补给;消耗都从敌国获取,粮草也从敌国补给,这样军队的吃穿用度是可以满足的。原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