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国 摘自:佛学大词典 (Sogdiana)位于葱岭西方之西域古国名。又作粟弋。北史西域列传第八十五称此国为奄蔡。此为俄属土耳其斯坦最肥沃之地,以撒马尔干(Samarkand)为首邑,住民擅于商贾,夙即往来于东西诸国之间。前汉时属于北方之康居国;后汉初年,大月氏兴起,粟特乃归附之;至南北朝属于康国。南北朝以后之粟特,...
粟特是古民族汉译名称,主要分布在现今乌兹别克斯坦一代,粟特国是由粟特人建立的国家,不过统一的粟特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较短,大部分时间粟特人都是分散的小城邦国家,唐代前后这些城邦统称为昭武九姓,因为粟特人善于经商,在唐代大量的粟特人来华,部分迁居至唐代疆域之内,经五代后,这些粟特人逐渐...
粟特古国粟特是中国古书中记载的西域古国之一,亦为民族名称,活动范围在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尚河流域。据隋书记载,粟特人先民原居祁连山下“昭武城”(即今甘肃张掖),后为匈奴人所破,被迫西迁至中亚,并建立了康安等一系列小国,即史书中著名的昭武九姓,历史上有名的安禄山即是粟特人后代。
回国后,将日语版的翻译成中文版,并改名为{再说《魏书·西域传》中的粟特国的地理位置—兼论Huns与匈奴是同一种族} 文中,对白鸟库吉《粟特国考》一文中的观点,以及榎一雄、肖之兴的观点一边检讨和批判,一边阐述自己观点,最后的结论是:记载中的“粟特国---古之奄䕓”,以及记载中的“匈奴杀其王而有其国”,...
但却不知道这个国家的背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玩家“l1234duck2”分享的粟特国家背景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粟特国家背景介绍 粟特并未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全境控制。这个专制君主国代表了当地的粟特人和吐火罗人,并且在开局时其控制区域并未延伸到包围着费尔干纳谷地的群山之外。
西域古国粟特被希腊化的宿世与派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粟特位于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尚河流域,首都"马拉坎达"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50-前330年,古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统治时期。当时的粟特处于波斯行省制度的管辖之下,一直持续到希腊化时期。经济上,早期...
还有其他粟特语信件,比如吐鲁番出的几封特长的摩尼教信件可以比较,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以上几个例子足够说明当时在唐朝有懂粟特语的人能够把粟特人写来的信比较忠实地,甚至过分忠实地翻译成汉语。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翻译其他语言的外交文书的场合,比如日本的那个“日出处天子”,还有突厥人、回鹘人来的信,都翻译成了...
声明: 出版物中任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宪法和法规的内容,概不认可。 前一篇目录后一篇 摘要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位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河中地区的粟特,成为丝绸之路中段的核心,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有关粟特的记载主要源自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国的文献史料,反映了不同时期粟特政治、经...
8世纪初,阿拉伯驻军驻扎在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当地统治者被迫臣服。 阿拉伯人对索格底亚人民起义的镇压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流失。七世纪中期,西突厥汗国崩溃后,索格底亚那诸国实际上独立,但仍名义上承认唐朝的宗主权,将撒马尔罕在内的索格底亚称为昭武九姓。 安禄山:一位突厥化粟特人的传奇。
此外,杨宪益《译余偶拾》(三联书店1983年)收入作者40年代写的一些考证文章,包括《粟特国考》、《隋代的康国都城》、《昭武九姓国考》、《康昆仑与段善本》、《康昆仑与摩尼教》,亦可以参考。 二、粟特语文献研究 现存的粟特语文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佛教、摩尼教、基督教和非宗教文书,其写作年代集中于8至11世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