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粗榧(学名:Cephalotaxus mannii Hook. f.)是三尖杉科三尖杉属植物。小乔木,高达8米。叶排成两列,披针状条形,通常直伸,稀微弯,长3-4厘米,宽2.5-4毫米。雄球花6-8聚生成头状,径约6毫米。种子倒卵圆形,长约3厘米。花期2-3月,种子8-10月成熟。分布于中国、越南、缅甸和印度;在中国...
中文名别名拉丁文科名属名分布地区形态特征园林用途关键字 植物库共收录5448种植物 粗榧[三尖杉科] [三尖杉属] 拉丁名:Cephaltaxus sinensis 别名:粗榧 英文名: 产地分布: 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南部、四川、甘肃南部、云南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广...
别名:粗榧杉、中华粗榧杉、中国粗榧 产地分布: 我国特有树种,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多生于海拔600-2200m的花岗岩、砂岩或石灰岩山地。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2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呈薄片状脱落。叶条形,通常直,很少微弯,端渐尖,长3.5cm,宽约3mm,先端有微急尖或渐尖的短尖头,基部近圆或广楔形...
保护级别粗榧被列为濒危(EN)物种,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为确保其生存,建议将其纳入南岭重点保护植物名单。形态与习性粗榧是一种小乔木,最高可达15米。它主要生长在山地林中,目前仅在乳阳石坑崆有少量分布,且种群规模极小,十分罕见。保护措施 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宣传教育,...
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H. L. Li)是红豆杉科、三尖杉属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裂成片状脱落。叶片条形,排成两列,先端微急尖、急尖或近渐尖,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气孔带。种子通常微扁,成熟前假种皮绿色,熟后常呈红色。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信宜、广西容县、云南东南部及西部、西藏东南部。散...
粗榧子,中药名。粗榧科粗榧属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和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 Et Wils.)Li的种子。秋季采摘,晒干。生理特性 1、三尖杉:常绿灌木,树皮红褐色或褐色,片状开裂。叶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状,近水平展开,披针状条形,常略弯曲,长约5—8厘米,宽3—...
园林价值 粗榧是常绿针叶树种,树冠整齐,针叶粗硬,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粗榧通常多与他树配置,作基础种植、孤植、丛植、林植等;粗榧有很强的耐阴性也可植于草坪边缘或大乔木下作林下栽植材料;萌芽性强,耐修剪,利用幼树进行修剪造型,作盆栽或孤植造景,老树可制作成盆景观赏;叶粗硬,...
粗榧(拉丁学名:Cephalotaxus sinensis(Rehder & E. H. Wilson) H. L. Li)是三尖杉科,三尖杉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叶条形,排列成两列,基部近圆形,几无柄,上面深绿色,中脉明显,雄球花聚生成头状,雄球花卵圆形,基部有苞片,花丝短,种子着生于轴上,卵圆形、椭圆状卵形或近球形,3-4...
中国特有树种——粗榧 中国管科院红豆杉中心 06-0806:54 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 et Wils. ) Li),又名中国粗榧、粗榧杉,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植物。粗榧属于第三纪孑遗植物,是我国特产树种。灌木,高2-5米,间或长成高达15米的小乔木;树皮灰色或灰褐色,裂成薄片脱落。种子含油,供制肥皂、润滑油,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