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叶悬钩子(原变种)产于江西、湖南、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缅甸、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日本也有分布。主要价值 根和叶入药,有活血去瘀、清热止血之效。本种提示 本种变异性较强,不但叶的形状、分裂程度、裂片形状以及托叶和苞片的大小和分裂深浅均有变化,而且花有成顶生狭圆锥...
粗叶悬钩子 Cū Yè Xuán Gōu Zi 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坛 功效作用清热利湿,止血,散瘀。主肝炎,痢疾,肠炎,乳腺炎,口腔炎,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外伤出血,肝脾肿大,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Roughleaf Raspberry ...
化学成分 粗叶悬钩子,果实含氨基酸(g/100g,干基):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0.690,苏氨酸(threonine)0.281,丝氨酸(serine)0.297,谷氨酸(glutamic acid)0.293,甘氨酸(glycine)0.418,丙氨酸(alanine)0.362,胱氨酸(cystine)0.141,缬氨酸(valine)0.385,蛋氨酸(methionine)0.047,异亮氨酸(isoleucine)0.328,亮氨酸(leucine)0.483,...
粗叶悬钩子 《中药大辞典》:粗叶悬钩子 拼音Cū Yè Xuán Gōu Zi 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坛(《广西中草药》)。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粗叶悬钩子的根、叶。全年可采。
粗叶悬钩子,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粗叶悬钩子的根、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为: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瘀,清热止血。治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乳腺炎,外伤出血,口腔炎。药品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粗叶悬钩子的根、叶。全年可采。性味归经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
粗叶悬钩子中药信息 相关问答 基础信息 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坛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散瘀。主肝炎,痢疾,肠炎,乳腺炎,口腔炎,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外伤出血,肝脾肿大,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中华本草》:粗叶悬钩子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Cū Yè Xuán Gōu Zi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Roughleaf Raspberry 【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坛。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粗叶悬钩子的根、叶。
一般情况下,粗叶悬钩子是一味中药材。粗叶悬钩子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改善消化、活血祛瘀、促进心血管健康等功效与作用。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增强免疫力 粗叶悬钩子含有维生素C,能够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粗叶悬钩子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nus alceaefolius Poir.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粗叶悬钩子 攀援灌木。枝密生黄色绒毛,叶柄及花序有小钩刺。单叶,革质;叶柄长2-4.5cm;托叶羽状深裂;叶近圆形或宽卵形,大小极不等,长6-16cm,宽5-14cm,有整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