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 一种杀微生物的粒细胞,能吞噬病原体以及对DAMP或PAMP做出反应[2]。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将其他免疫细胞募集到炎症部位,从而进行免疫调节。 形态: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为增生性细胞,核圆形且初始凹陷,胞浆颜色较浅成熟细胞有深色多叶核。 丰度:最数量最多的的细胞,约占...
中性颗粒常常在近核凹陷处的胞质中首先出现;嗜天青颗粒散在分布于细胞质中,但以细胞质近边缘处的较密集。 胞核占胞体的2/3~1/2,呈圆形,常位于细胞的一侧,呈偏心位;部分细胞的核在胞质丰富的一侧开始变平或略凹陷;核染色质较粗糙致密如粗粒网状或小块状,着紫...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测试中是一个常见的测量,它的异常情况可以揭示急性感染、创伤、风湿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和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的异常。中性粒细胞的水平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都被视为异常。这可以是疾病的症状也可能是生理状态的反映,比如妊娠、分娩、剧烈...
白细胞(WBC)是一类免疫细胞的统称。白细胞分很多种: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发育途径分为髓系和淋巴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占50%-70%。作用是杀灭细菌和病毒并且监视身体的稳定,就像身体里的军队,保护我们的安全。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类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2025年2月10日,香港大学医学院召开记者会公布,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三氧化二砷口服药剂,可用于治疗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这是首款由香港...
中性粒细胞是最丰富的白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SC)生成。在稳态条件下,中性粒细胞通过骨髓释放进入血液,之后可迁移到外周组织以执行免疫功能。保护性功能 1.抗菌防御: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通过吞噬细菌和清除感染细胞发挥直接的抗菌功能。胞内杀伤:吞噬后,利用颗粒内含有的抗菌酶(如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为慢粒,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此疾病的发生与Ph染色体(即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异常的BCR-ABL基因,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在各阶段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进而引发此病)有关,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如X线)、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苯
今天说说外周血最常见的白细胞 - 中性粒细胞相关知识(有些异常在外周血中很难出现)。 01 中性粒细胞 -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形态:胞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10~14um。 胞浆:丰富,充满细小紫红色中性颗粒,非特异性颗粒少见,衰老细胞颗粒减少。 胞核:为分叶状,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