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组是指工程上通常把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划分成若干组,这种组别称为粒组,划分粒组的分界粒径称为界限粒径。根据界限粒径200mm,20mm,2mm,0.075mm,和0.005mm分为六大组:即漂石(块石)颗粒、卵石(碎石)颗粒、圆砾(角砾)颗粒、沙粒、粉粒和黏粒 。
答:一般是按粒径由粗至细依次划分为:漂粒组、卵粒组、砾粒组、砂粒组、粉粒组和粘粒组六个粒组。各粒组,由于其土粒大小、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的不同,表现出的工程地质性质也有很大差异。 A、漂、卵、砾粒组:多为岩石碎块。由这种粒组形成的土,孔隙粗大,透水性极强,毛细上升高度微小,甚至没有;无论在潮...
土的粒组划分 土的粒组划分主要是按照土的工程性质和粒径大小进行划分的。按照粒径的大小,土颗粒可以分为漂粒、卵粒、砾粒、砂粒、粉粒和黏粒等不同粒组。具体来说,漂粒是指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卵粒是指粒径在200mm至60mm之间的颗粒,砾粒是指粒径在60mm至2mm之间的颗粒,砂粒是指粒径在2mm至0.075...
我国主要通用的粒组划分方案依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以及土力学相关规范。其核心逻辑为根据土颗粒粒径的物理性质差异划分工程性质相近的组别:1. 漂石:粒径大于200mm,表现出块石结构的强稳定性;2. 卵石:200-60mm,保留粗粒骨架但易受水流搬运影响;3. 砾石:60-2mm,粒径递减至砂粒临界值;4. 砂粒:2-0.075mm(2mm...
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粒组划分标准被明确规定。粒度成分指的是土中各种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通常以干土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用以描述土中不同粒径土粒的分布特征。常用的粒度成分表示方法是累计曲线法,它通过半对数纸绘制,横坐标按对数比例尺表示粒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百分含量...
一、土的粒组概述 土是地壳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由不同粒组成。土的粒组划分是对土壤中颗粒状物质的分类和描述,通常按照颗粒大小和形状进行划分。 二、粗颗粒组 1. 砾石:砾石是一种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主要由石块和石渣组成,常见于河床、滩涂等地区。 2. 砂粒:砂粒是一种直径介于0.05毫米到2毫米之间的颗粒...
1.什么是粒组,粒组的划分原则是什么?现行规范对粒组的划分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工程上把大小相近的土粒合并为组,称为粒组;粒组间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划分时应使粒组界限与粒组性质的变化相适应,并按一定的比例递减关系划分粒组的界限值 ...
1. 土粒粒组是天然土的基本组成单元,根据粒径大小和性质的相似性,土粒被划分为不同的组别。2. 在工程领域,土粒的这种分类有助于理解和预测土壤的性质和行为。3. 粒组的划分是基于特定的界限粒径,即不同粒组之间的分界点。4. 土粒六大粒组的划分如下:漂石(块石)、卵石(碎石)、砾粒、...
土分为砾粒、砂粒、粉粒和粘粒四大粒组;粘粒是粒径小于0.005毫米的土颗粒。1. **粒组划分**:土的粒组按粒径范围划分,国际常用标准为: - 砾粒(>2mm) - 砂粒(2mm~0.075mm) - 粉粒(0.075mm~0.005mm) - 粘粒(<0.005mm) 2. **粘粒定义**:粘粒是粒径最小的土颗粒,其粒径界限通常小于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