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红细胞比值通常指粒细胞/红细胞比值,正常一般为(1.28-5.95)∶l。 粒细胞与红细胞体积较小,在显微镜下计数骨髓涂片中,可以统计粒细胞与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总和,并进行比较,比值一般在(1.28-5.95)∶l。通过该结果可以了解粒细胞系统细胞、红细胞系统细胞数量是否正常,辅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果粒细胞/红细胞比...
百度试题 题目粒红比例(G/E)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以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即为粒红比例。一般在2-4:1。反馈 收藏
它是指木材的粒纹比例,比值越高,木材越硬,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粒红比例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是视觉计算法,即根据木材纹理和色彩结构,直接用眼睛观察,并结合经验,对木材进行分类。 另一种是实验法,即把木材放入特定的实验环境中,通过测量木材抗压强度或抗折强度等指标,来计算粒红比例。 粒红比例是衡量...
粒红比例是指骨髓涂片上计数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该比例的增高或减低通常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其临床意义如下: 1.比值降低:当粒红比例降低时,说明粒细胞系统细胞数量减少或红细胞系统细胞数量增加。这种情况见于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疾病。
病情分析:正常人骨髓粒红比值范围为2:1-4:1。骨髓粒红比值指在显微镜下计数骨髓涂片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正常比值见于正常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非原发性造血系统的恶性和非恶性病变。比值升高见于各种白血病、类白血病、单纯性红细胞产生异常的情况下。比值降低见于白细...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红细胞破坏过快导致贫血的疾病。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粒红比例降低是常见的临床表现。粒红比例是指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的比例,通常用于评估红细胞的质量。粒红比例降低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
解析 D 正常骨髓粒红比例(G:E)为2-4:1。题目选项中均为10:1以上,提示病理状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疾病可导致粒系极度增生,红系受抑,粒红比例显著升高。CML时比例可达10-50:1,对应选项D。其他选项范围超出典型病理情况,故选D。反馈 收藏
比例增高:见于各类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和单纯红细胞生成障碍。比例减低:见于粒细胞缺乏症、增生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比例正常:除外正常人,还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以及非原发于造血系统的其他恶性及非恶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