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虱科(学名:Aleyrodidae)是半翅目粉虱总科的刺吸式昆虫,两性成虫均有翅,身体及翅上覆有白色蜡粉,此为其科名之由来。简介 粉虱成虫多喜欢产卵在叶背,卵孵化后的第一龄若虫具有活动能力,往后二、三、四龄若虫其足、触角会退化,固著于叶背上。之后成虫沿着第四龄若虫呈倒T字形之纵、横胸缝破壳而出。
草蛉可以捕杀粉虱 据试验表明,一只丽蚜小蜂能够消灭20-30只白虱粉,1头养护草蛉能够消灭170头粉虱幼虫,所以在白粉虱初发生地适量释放以上两种天敌具有非常好的防治白粉虱效果。一般可以每隔10-15天释放天敌一次,释放天敌比例2比1即可,连续释放3-4次。6、悬挂黄色黏油板防治(黄板诱杀成虫)粉虱成虫具有趋黄性,...
微小植食性刺吸昆虫:粉虱的成长与危害全过程 奶兔球球 488粉丝 · 9595个视频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3:44 【现场视频!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今天(4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
利用粉虱的天敌进行防治,如丽蚜小蜂、草蛉和瓢虫等,可以有效降低粉虱的种群数量。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适合长期控制。 三、物理防治 使用黄色粘虫板诱捕粉虱成虫,可以显著降低其繁殖能力。同时,在温室种植时,可通过安装防虫网和调控温湿度来减少粉虱的发生。 四、化学防治 当粉虱数量较多时,可以使用低毒高效...
螺旋粉虱是一种新入侵海南的重要害虫,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具有传播方式多样、寄主种类多和繁殖速度快等特点。生物学特征 形态特征 卵:呈半透明无色,大小约0.29*0.11mm,长椭圆形,表面光滑,卵之一端有一柄状物。卵呈半透明无色,初产时白色透明,随后逐渐发育变为黄色。若虫:共有四龄...
温室白粉虱,又称温室粉虱。是昆虫纲半翅目粉虱科蜡粉虱属的昆虫。其成虫体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卵椭圆形,基部有卵柄;初产淡绿色,覆有蜡粉,而后渐变褐色,孵化前呈黑色;若虫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营固着生活;四龄若虫又...
一、粉虱 粉虱为半翅目粉虱科吸汁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共有1156种,多分布在温暖地区,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着危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风味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二、形态特征 粉虱成虫体长1毫米,白色,翅膀...
实际使用噻虫嗪防治白粉虱,单独使用时,70%的噻虫嗪建议用到20到30g兑水30斤;用作配药时,建议70%噻虫嗪用到10到15g。噻虫嗪不仅对粉虱有效,还能兼治蓟马一举多得!上面给大家推荐的3种药剂都属于速效性偏慢的,延长防虫持效期的药剂,下面再给大家推荐几种速效性好的治白粉虱药剂,烟碱类主要有啶虫脒...
🐾 粉虱,因其体表覆盖的白色蜡质粉末和淡黄色的身躯而得名。这种害虫体型微小,拥有白色的翅膀和刺吸式口器,能够吸取植物汁液,对多种农作物及园艺植物造成严重伤害。🌡️ 粉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繁殖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最适发育温度约为26-28℃。在适宜条件下,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可能只需要18-30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