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类本草》所引宋代以前的医学著作,以单方为主,复方只占很少比例;所引宋代医书,复方虽然增加,但仍以单方为主,这使所引药方具有简单易行且价廉的特点。《证类本草》所引药方,也以效验为标准,所引较多的书籍是:《外台秘要》单方343个,复方23个;《千金方》单方310个,复方16个;《肘后方》单方299个,复方14...
1. 薰衣草(Lavender):薰衣草是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也是最常见的草本植物之一。薰衣草的花朵含有挥发油,常被提取制成精油。它具有舒缓、镇静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美容护肤品、香水、按摩油等产品中。薰衣草精油还可以用于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2. 迷迭香(Rosemary):迷迭香是一种常见的小灌木植物,具有浓郁的香...
《证类本草》中广博的资料就是用这种方法征集到的。唐慎微在医药上的最大贡献是著述药物学专著《证类本草》,他以《嘉佑本草》和《本草图经》为基础,参阅了《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专著,总结北宋以前历代药物学成就,其内容非常丰富,载药1558种,新增药物达476种,如灵砂、...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除序例上、下两卷同于《嘉祐本草》外,主体内容由18卷扩充为29卷,使本草的研究在宋代达到了巅峰。后来虽在1108年稍作修定改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116年由曹孝忠校刊更名为《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但其基本内容未...
《证类本草》是北宋时期药物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全称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共31卷,约60余万字。这部巨著源于广泛的文献搜集,收录了1746种药物,其中许多珍贵的医方得以在此书中得以保存,即便在其他文献中已难以寻觅。它的编纂工作大约完成于元丰五年(1082年),由唐慎微负责,他是蜀州晋原(今...
本草医典选读《证类本草》简介与选读.docx,第五章《证类本草》简介与选读 《证类本草》资料丰富,内容广泛,体例严谨,系统总结了宋代以前本草学成就,保存了大量医药学文献,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在《本草纲目》问世之前,《证类本草》一直是本草学研究的范本。《本草经集注
《证类本草》是北宋药物学集大成之著。全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1卷60余万言。在广泛的文献辑录基础上,收药1748种。许多已散失的医方赖其得以留存。北宋唐慎微约撰于元丰五年(1082)前后。唐慎微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行医,医术高明。他为士人治病,不要报酬,只求给他提供医药资料。《证...
《本草图经》有时候会在一个药物条目下提到其他药物的情况,如果这些被涉及的药物在《本草图经》没有单独条目的话,《证类本草》会在相关药物《嘉祐本草》正文之末标“图经:文在某某之下” 字样。 《本草图经》还收录若干不见于《嘉祐本草》的药物,作为“图经外草类”和“图经外木蔓类”放在最末两卷,《证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证类本草对本草学发展的意义。 二、证类本草的概述 证类本草是指按照疾病证候分类,列举相应的中药方剂和治疗方法的书籍。最早出现在唐代,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中医临床实践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三、促进了中医临床实践和教育 1. 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 证类本草将各种病证归纳整理,...
证类本草 《证类本草》又名《大观本草》是宋代重要的医书。北宋大观年间,唐慎微据《嘉𧙗补注本草》和《本草图经》两书,再参考其他248部医书总其成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083年刊行第一版,1090刊行第二版[1];在政和六年(1116年)刊印第三版:《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后世统称两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