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山铭》是米芾晚年之佳作,其为行书墨迹,用澄心堂特制的优质纸本,充分体现了米氏书风的特点。米芾除了喜好书法以外,还有洁癖,并且还喜欢奇石,以石为“兄”,毕生对奇石有深厚的情感,痴迷至深。在米芾晚年时,有幸得到一块极为珍贵的“灵璧研山”,此作《研山铭》,便是与这块奇石有关。米芾《研山铭...
米芾书法《研山铭帖》,绢本手卷,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行书大字三十九个。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研山铭帖》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米芾书法《研山铭帖》,绢本手卷,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行书大字三...
其实中美诗中如“隐约烟朦胧”、“独立高崧巃”、“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崎岖浮波澜,偃仰蟠蛟龙。萧萧生风雨”、“淋漓上山泉”等描写无不与《研山铭》的意象宛转相通,只是米芾更为夸饰、更为诡奇而已。 《研山铬》我系于崇宁元年,但严格而言,应宽泛地定于建...
这块研山不仅是他的珍藏,更激发了他创作《研山铭》的灵感。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米芾的书法造诣,更融入了他对研山的深厚情感。当国家文物局得知《研山铭》流落日本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最终由国家优先购买并交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段佳话不仅彰显了米芾书法的价值,更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
米芾《研山铭》全卷 《研山铭》为米芾的大字作品之一,纸本,高35.5厘米,长136.3厘米。全铭有三十六字,是米芾为所爱砚石“研山”所写。铭曰:“无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落款:“宝晋山前轩书。”作于米芾五十一岁,是米芾晚期作品中...
(宋)米芾《研山铭》 36cm×136cm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晚年的米芾得到了灵璧石,如获至宝,这块石头的形状呈山形,刚好可做墨池来研墨。米芾对其爱不释手,他连续三天夜晚,抱着这块灵壁石才能入睡。即便是这样,米芾还是意犹未尽,这一夜,夜朗星稀,米芾挥毫泼墨,便留下《研山铭》。
《研山铭》是米芾为一块研石所作之铭,全文书法流畅自如,笔意纵横,尽显其书法之精妙。此作不仅体现了米芾对书法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据传,米芾在创作《研山铭》时,曾沉醉于研石之美,挥毫泼墨,一气呵成。此...
《研山铭》之所以被誉为 “天下第一难书”,原因众多。其一,苏轼对米芾极为推崇,认为其可与王羲之相提并论,而《研山铭》作为米芾晚年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下笔沉雄苍劲、挥洒纵横,足以与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并肩,其书法地位不言而喻。其二,其书法技法独特无双,“八面出锋” 的笔法变化莫测,...
第三段行书题识:“右研山铭,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的题跋:“鸟迹雀形,字意极古,变志万状,笔底有神,黄华老人王庭筠。”清代书画家陈浩题跋尾:“《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宣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崇仰米书,而微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