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为人痴癫,在皇帝面前也不掩饰。有一次,徽宗和蔡京讨论书法,召米芾进宫书写一张大屏,并指御案上的砚可以使用。米芾看中了这方宝砚,写完之后,捧着砚跪在皇帝面前,说这方砚经他污染后,不能再给皇帝使用了,要求把砚赐给他。徽宗答应了他的请求。米芾高兴地抱着砚,...
8、《学书帖》:米芾行书代表作。此帖运笔迅劲,枯润燥湿,错落有致。以大字书写,自叙其书学由唐人以窥晋魏并追踪竹简、石鼓文、鼎铭等经历和心得体会。此帖与米芾其他法帖不同,此作用笔飞动,结体开张,手腕动作清晰可见,绝少习气。学米芾书法,不妨从此帖入手,对于米芾书法的领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9、...
《贺铸帖》 纵23.4厘米,横36.8厘米 《韩马帖》 纸本,纵33.3厘米,横33.3厘米 米芾《穰侯出关诗帖》行书;纵29.4厘米 横26.4厘米
米芾作品年谱 一、元丰(1078-1086年) 阎立本《步辇图》观跋 三吴诗帖 纸本,行书 纵30.6厘米,横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法华台诗帖 纸本 行书 纵29.8厘米,横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道林诗帖 纸本,行书 纵30.1厘米,横4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米芾平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行笔潇洒飘逸,笔精墨妙,酣畅淋漓,如行云流水!米芾《李太师帖》米芾《晋纸帖》米芾《张季明帖》米芾尺牍 米芾尺牍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米芾《...
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
《丹阳帖》,《书法大辞典》称为《丹阳帖》;蔡舜宁《米芾之书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研究》称为《换玉笔架书》。“丹阳”乃润州古称。秋榖未登,青黄不接,米价必至踊贵,故此帖必作于崇宁二年夏秋之间。米芾愿以玉笔架换百斛丹阳米,寥寥二十余字,“如何”二字是商量的口气,有点调皮;“早一报,怨他人先”,则活脱可...
书法家米芾作品大全 米芾小楷千字文(2842) (宋)米芾书多景楼诗册(2641) 23.米芾《来戏帖》(2396) 24.(宋)米芾行草手札六件(2263) 25.北宋四大书法家米芾米南宫书法作品《吴江舟中诗卷》(2112) 26.宋代米芾《三吳帖》(1967)
王羲之 王献之 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询 赵孟頫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怀素 张旭 褚遂良 李邕 赵佶 虞世南 王宠 唐寅 黄道周 邓石如 梁诗正 孙过庭 鲜于枢 文徵明 祝允明 董其昌 张瑞图 张即之 傅山 王铎 成亲王 何绍基 于右任 沈尹默 启功 刘炳森 田英章 杨再春 卢中南 周慧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