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糠油事件,亦被称为“多氯联苯(PCB)污染事件”,被列为20世纪“八大公害”之一。这一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其背后隐藏着必然的社会与生态因素。它不仅直接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更在社会政治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顾这一典型公害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事件始于1968年3月,当时日本北...
经过严密的追踪调查,“特别研究班”将致害物锁定为“米糠油”。日本政府确认北九州的“K仓库”在米糠油生产过程中,使用多氯联苯(以下简称PCB)作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原本用于脱臭工艺的PCB混入米糠油中。 PCB是一种脂溶性化合物,由于性质稳定、不易燃烧,一...
米糠油事件再次说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必须摈弃“用环境换增长”的做法,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的增长点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第三,食品生产企业对化学品污染应保有高度且严格的安全义务。在米糠油事件处置过程中,涉...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加速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相继发生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而日本在其中就占了4件。水俣病、骨痛病、四日市哮喘、米糠油事件,无数日本居民深受病痛的折磨,这些环境公害事件影响了几代人。水俣病:汞中毒让人“猫舞”失常 “那是1957年9月,我才1岁多,祖父突然得了一种不明原因的病,...
百度试题 题目米糠油事件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发生于1968年3月,在日本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的工厂,由于管理不善,将用作脱臭工艺中热载体的多氯联苯混到了米糠油中,导致食用人群中毒,到1968年8月,中毒患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人员达13000人。与此同时,还导致几十万只食用了用米糠...
多氯联苯 1、米糠油事件指1968年在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发生的一种食品污染公害事件。3、用米糠油中的黑油作家禽饲料,引起几十万只鸡死亡。5、主要污染物是多氯联苯。6、其发生原因是,生产米糠油时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因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中,食后中毒。反馈...
米糠油事件 1968年在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发生的一种食品污染公害事件。患病者5000多人,其中死亡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万。用米糠油中的黑油作家禽饲料,引起几十万只鸡死亡。症状有眼皮肿、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呕吐恶心,肝功能下降,肌肉痛,咳嗽不止,甚至死亡。主要污染物是多氯联苯。其发生原因...
日本米糠油事件发生在1968年,是一场涉及食品安全的大规模事件。事件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在六十年代,日本为了扩大稻米加工后的副产品米糠的利用范围和使用价值,将其压榨获取油脂后制成米糠油作为食用油脂使用。然而,由于处理不当,这些米糠油中混入了大量未精炼的矿物质油。这种矿物油不适宜食用,但在...
日本米糠油事件,又称“多氯联苯(PCB)污染事件”,被列为20世纪“八大公害”之一。综观这一事件,其发生具有偶然性,发源却具有必然性;直接危害在健康领域,间接影响却在社会政治领域。作为典型公害事件,其发生发源、危害影响及善后处置,有诸多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