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词义泛化,指所有脱去皮的籽粒,如花生米。又引申指像细米一样的绣纹,还引申作量词,表示少量。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莫礼切。说文解字注 粟实也。𠧪部曰。粟、嘉谷实也。嘉谷者、禾黍也。实当作人。粟举连秠者言之。米则秠中之人。如...
米的最初定义是由1791年法国国民代表大会确定的,一米等于地球子午线1/4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国际米原器的准确度为0.1微米,即千万分之一(1×10-7).到20世纪中叶,这个准确度已无法满足精密机械制造业和计量学发展的需要.于是有人提出用原子辐射波长值取而代之的建议,因为它是一种固定不变的自然基准.不久发现新...
米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 米(meter)的当前国际标准定义源自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CGPM)的决议。其科学基础是: 1. **基本原理**:采用真空中的光速这一物理常数作为定义基准。将光速固定为精确值299,792,458米/秒; 2. **数学表达式**:通过公式 **1米 = c × (1秒)/299,792...
在1791年的3月25日,法国定义“米”作为基本长度单位。米是世界上用得最广泛的长度单位之一。有趣的是,长度单位“米”的定义与地球的周长,甚至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法国大革命胜利后,国民公会令法国科学院组织一个委员会来制定标准的度量衡制度,长度单位“米”由此诞生。1875年,“米”成为了国际长度...
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由于档案米的变形情况严重,于是,1872年放弃了“档案米”的米定义,而以铂依合金(90%的铂和10%的铱)制造的米原器作为长度的单位。米原器是根据“档案米”的长度制造的,当时共制出了31只,截面近似呈X形,把档案米的长度以两条宽度为6~8微米的刻线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1889...
米的定义 米,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符号m。当真空中光速c以单位m/s表示时,取其固定数值为299 792458来定义米,其中秒用ΔνCs定义。 米定义的变迁 18世纪末,法国科学院受法国国民议会委托后提出“米制”概念,把通过巴黎天文台的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
答:自法国人创立米制至今,米定义经历了 4 个阶段:第一阶段:米的定义为“以地球子午线长的四千万分之一”。第二阶段:米定义在 1889 年 9 月 20 日,第 1 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瑞士制造的米原器,给米的定义是“0℃时,巴黎国际计量局的截面为 X 形的铂铱合金尺两端刻线记号间的距离”。第三阶段:在 1960 ...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请简述长度单位“米”的定义。相关知识点: 力学 机械运动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长度 长度单位换算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