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米棉之战”实质上是党领导人民对国内外反动势力 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战争的破坏和国内外反动 势力的进攻,党和人民面临着恢复发展经济和巩固 政权的任务。 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相勾结, 利用建国初期的困难,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企图 破坏社会稳定,推翻新政权。 党...
仅用了十天时间,米棉之战取得胜利,从上海到全国的物价市场都被稳定了下来。上海80%的纺织工厂全面复工,到1949年底,上海已经实现财政结余。米棉之战的胜利,让人民政府取得了各个阶层的信任和支持,全市人民建设新生活的热情也被激发。“生产很重要的,我真的家里什么也不管,我都是妈妈,小孩都是她管,积极性...
米棉之战是指什么? 答案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1)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飞涨 措施:进行“银元之战”——行政手段;“米棉之战”——经济手段 实质:与投机商人争夺市场领导权 结果:稳定了物价,赢得了民心 (2)原因:建国初期,财经困难 措施:中央统一管理全国财经 结果:财政收支平衡,财政开始好转 相关推荐 1什么...
【2、银元之战】人民币在推广啥的过程中啊,碰到了个挺让人头疼的真正障碍呢,就是民间留存着数量还不少的银元呀。上海人民可是在恶性通货膨胀里熬了老长时间啦,这心里头对人民币的那份信心呐,那可得一点点慢慢重新建立起来才行哟。打从解放那时候起呀,街头那些个银元贩子就又开始折腾得可热闹啦,手里的...
这场围绕棉布和大米的“战争”,虽然没有硝烟,但却是一场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的硬仗。政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中国是人民的政府,一定会保护百姓的利益。同时,也给那些不法商人敲响了警钟:在新中国,任何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打击。这场“棉米之战”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它留给我们的启示依然深刻。无...
所以,到了7月底,米价比起6月中旬涨了三倍多,达到了338%的涨幅。米价一涨,其他商品的价格也跟着往上涨了。这次价格上涨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东西不够多,但钱又太多了。解放战争打得正火,好几百万大军正在往南推进,这军费花得可大了去了。再加上政府日常的开销,不得多印点钱出来真是不行。截至1949年7...
在这场历时数月、波诡云谲的米棉之战中,上海的人民政府始终竭尽全力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生经济,直至最终战胜了各路投机炒作分子。面对粮食、棉花、物资等领域的供给短缺,人民政府首先加大了向全国调拨力度,力求确保上海市场获得充足补给。同时还从多个渠道开辟海外进口线,比如恢复缅甸对华出口大米,确保了粮食供应;...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是怎么回事?1949年中下旬发生在上海的“银元之战”与“米粮之战”,作为当时经济...
2、银元之战 人民币的真正障碍是民间留存较多的银元。在恶性通货膨胀下生活太久的上海人民,对于人民币的信心需要逐步建立。解放之后,街头的银元贩子又叮叮当当地热闹起来了。据估计,6月5日有银贩约2万人,6月8日晚增加到约4万人。银元黑市价格,袁大头从5月25日合人民币400元涨到6月8日合人民币1800一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