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形米斯蜓是发现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妥坝乡的二叠纪(乌拉尔世)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小,卵形。8圈,最初1~2圈内卷虫式,其中轴与外圈的中轴斜交。轴率1.7:1。旋壁在内圈薄,外圈上明显地由致密层及细蜂巢层组成。隔壁不褶皱。拟旋脊低而较窄,排列很松。在第8圈上,每1毫米约有8个拟旋脊。列...
您好亲,新米斯蜓生活环境:主要生活在浅海环境,岩性以生物礁灰岩和泥灰岩为主,主要生活在开阔台地相区,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区,广海陆棚相区,主要营底栖生活。您好亲,新米斯蜓特征如下:壳小,卵圆形,中间拱,两极钝圆。内圈包卷稍紧,向外渐松,包卷均匀,首圈盘形,第2~3圈亚圆形,以后数圈...
球形米斯蜓是发现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茨巫乡的二叠纪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小,球形,脐部微微内凹。6.5圈,最初2圈呈内卷虫式包卷,其中轴与外圈的中轴斜交。轴率1.0:1。旋壁在内部3圈薄,外圈上增厚。拟旋脊低宽,三角形。列孔小,切面上呈圆形。保存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欧拉新米斯蜓是发现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的二叠纪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小,卵圆形,中间拱,两极钝圆。内圈包卷稍紧,向外渐松,包卷均匀,首圈盘形,第2~3圈亚圆形,以后数圈为卵圆形。旋壁由致密层、蜂巢层及其下的不太致密层组成,内圈较薄0.02mm,向外圈逐渐加厚为0.04mm。隔壁不褶皱,拟旋脊...
短圆筒形新米斯蜓 短圆筒形新米斯蜓是发现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城阿东沟的二叠纪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15~15.5圈,轴率1.54:1。初房外径0.04毫米。保存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多圈新米斯蜓是发现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卡拉西坡的二叠纪(乌拉尔世)时期化石。特征描述 壳大,近乎椭圆形,中部宽拱,两极钝圆。17圈,长7.1毫米,宽5.2毫米,轴率约1.36:1。最初1~2圈盘形,第3圈球形,其后各圈渐变为粗纺锤形,外部6~7圈近乎椭圆形。旋壁不厚,由三层组成,致密层及内疏松层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