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鸟虫篆印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使得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被延续传承,明清时期不断推陈出新,一直延续着旺盛的生命力。 汉代鸟虫篆印,无论是其端庄高雅,还是摇曳多姿,皆有别与一般印章的艺术情趣,印面中文字交相呼应,方圆中刚柔相济,...
战国鸟虫篆古玺虽然简单,但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其构型手法充分考虑到了玺印的特点,为后世的鸟虫篆印确立了典范。 当今的鸟虫篆印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作高潮,其中方介堪是公认的流派印以来第一位鸟虫篆印大家。 后又涌现了一批以韩天衡、吴子健为代表的印人,他们大胆...
汉代鸟虫篆印欣赏(一)汉代鸟虫篆印欣赏 汉代的鸟虫篆印,有着两种全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流行于西汉早中期的“具象派”,一种是流行于西汉晚期的“抽象派”,无论是印面的笔画,还是留白,都相对比较平均,或生机盎然,或蟠曲流动,都是绝佳的鸟虫篆范本! 具 象 派 线条装饰为明显的动物图形,但笔画...
《篆印心法》,其重点是讨论篆刻技法,是清代张在辛在晚年八十八岁高龄时所作。张在辛,字卯君,号柏庭,山东安丘人,康熙丙寅年(公元1686年)拔贡。自幼受到其父张贞的影响,好诗、文、书、画,年龄稍大学习隶书,师从清代书法家郑簠,又从父亲的老师周亮工学习印法,师法秦、汉,治印工致而秀逸,小印犹为突出。传其...
新时期以来,整个印壇对于鸟虫篆印的研究和创作,并没有像其他印种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印家个人喜好和审美倾向的因素,尤其从鸟虫篆印本身创作的难度和较强的技巧性而言,稍有不慎变入俗格的事实,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印家于此的创作喜好,近代印家中多偶尔为之,或聊备一格,能独开新面者,更是寥寥...
延伸阅读陈巨来印风的演变陈巨来先生印风醇雅秀润,脱尽烟火尘气,达到古典工稳派篆刻极则。然其印风也非一成不变。就其用篆风格大略而言,最早期拙厚,青年期趋向流美灵秀,入中年沉稳严谨达到极致;此后至六十余岁,因年龄渐增而渐露疲态而仍顽强坚持风格;暮年右目已盲,己力不济,多命弟子代刀。本文大致...
篆刻流程..章法的筹布:亦即打稿,与作品的好坏息 息相关。有人说:治印之难,不难於刻,而难於章法。印石的整平:印石在裁割时有倾斜,或上 蜡磨光时,印面留有蜡,这时要用砂纸整平,以利上石刻制。上石:通常上石有二 种
今天下午释读了一枚网传的元代八思巴文篆体“管军总把印”铜印,这枚印不甚精致,甚至还存在缺笔少划,堪称古代打工人糊弄元代官僚的典范。 元代八思巴文篆体“管军总把印”铜印 首先从其字形着手,我翻阅了《蒙古字韵》查到了这枚铜印中的五个八思巴文,如下图所示: ...
吴昌硕高清篆刻印原石图,刀情笔意,不愧为西泠印社之首 吴昌硕(1844年9月12日 —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他出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是中国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画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