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角螺 【拼音】 GUANJIAOLUO 【来源】 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的厣。 【功效】 燥湿收敛、清热解毒。 【主治】 适用于湿热带下、头疮、下肢溃疡久不封口者。用于外感风热及肝胆热毒耳痛;或风热上扰及肝胆湿热耳内流脓者。 【性味归经】 苦、涩,寒。 入脾、肾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一15克。外用...
螺片下锅,只需数秒,口感脆韧有嚼劲,再沾取些许沙茶酱,咸鲜适口。唯一的遗憾是螺尾略带苦味,怀疑是厨师没有彻底清理干净所致。管角螺与潮汕的顶流响螺外观相似,有人甚至将管角螺误作响螺出售。我很想知道,如果将管角螺制成炭烧角螺或金不换汆角螺,它与响螺的味道会有何不同?未来有机会,我还会继续探索,为...
摘要:管角螺是一种重要的腹足类经济动物,本论文主要以生长、摄食和体成分方面对其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1.在水温26.5±2.4℃,盐度25.1±0.9条件下,对体重为35.28±0.04g的管角螺分别进行饥饿0d、10d、16d、22d和28d,再恢复投喂40d、30d、24d、18d和12d,结果表明,管角螺具有补偿生长能力,饥饿...
《管角螺养殖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及任务来源 管角螺Hemifusustuba(Gmelin)俗称“角螺、响螺”,是生活在潮下带浅海水深11-42m的软泥和泥沙质的底栖肉食性大型贝类,在我国浙江以南沿海都有分布,也是北部湾沿海的土著贝类。由于该贝生长速度快,肉肥大且味道鲜美,被认为是我国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最...
管角螺稚幼螺在面对低盐环境时,显示出相当的耐受能力。实验中,将5-10mm的幼螺置于海水比重从1.022至1.010的范围内,每减少0.002比重,幼螺在24小时内的存活率都保持在100%,未见任何异常反应。在进一步的试验中,选择了比重1.007、1.005、1.002及淡水环境进行观察。在比重为1.007的环境下,...
管角螺的药用部位是其厣。从药性上来说,管角螺是苦、涩,寒性,归入脾、肾二经。其药效主要为燥湿收敛、清热解毒。具体来说,管角螺可用于治疗湿热带下、头疮、下肢溃疡久不封口等症状,也可以用于外感风热及肝胆热毒导致的耳痛,或者风热上扰及肝胆湿热引起的耳内流脓。在用法用量上,管角螺通常...
《管角螺胚胎对卵黄蛋白利用规律及机制的研究》是依托宁波大学,由李荣华担任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简介 繁殖与胚胎发育是贝类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贝类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活动的基础。管角螺为浅海较大型的经济腹足类,在我国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和海南各省的沿海都有分布。在...
1、中医药系列文库管角螺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管角螺”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管角螺【概况】: 异名 角螺、响螺、海螺、号螺(中国药用动物志),响螺厣(中国动物药)。基源 为盔螺科角螺属管角螺的厣。原动物 管角螺Hemifusus tuba(Gmelin) 形态 ...
管角螺的人工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