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志道,字登之,号东溟,出生于明朝太仓地区,出生于公元1536年,逝世于1608年。他在学术和官场上都有着显著的成就。在隆庆五年,即1571年,管志道通过科举考试,荣登进士之榜,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起初,他在南京任职兵部主事,然而因一次上疏被审查,他的职位有所调整,转到了刑部和广东按察司担任佥事。
摘要:管志道是晚明儒者中的一位卓异人物。他一生致力于推动三教对话、注疏儒家经典,留下了体量庞大的思想著作。但在传统的学术标准下,管志道的理论贡献未能获得充分认识与公允评价。近代以降,虽渐有学者注意到其人其学,但相关研究仍相对匮乏。在七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中,管...
《师门求正牍》是管志道学术生涯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这部著作是他为回应其师耿定向催答《蠡言》等书而精心撰写的。在书中,管志道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学术思想,更提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学术主张——“合孔释而较量之”,即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 管志道认为,儒、释、道三教虽然起源不同,教义各异,但它们...
管志道作为晚明时期的一位杰出儒者,他的思想观点不仅融合了传统儒学的精神,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将从管志道的圣人观与孔子形象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揭示其思想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管志道的圣人观 管志道的圣人观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他认为圣人并非遥不可及的神明,而是具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管志道强调,...
摘要:文章以晚明思想家管志道、刘宗周的家礼实践为例,在以礼化俗的历史视野中勾画理学家在回应时代难题时所涉及的多层面内涵:礼与俗、三代之治、性命之学建构、封建与郡县、宗法与宗族建设等,这些共同构成了理学道统论的思想世界。由此...
问辨牍 4卷 续4卷 管志道 明万历26年 1.2g 739页 四库提要 明管志道撰。志道有《孟义订测》,已著录。是书萃其平日与人讲学之书,合为一编,曰《问辨牍》,取问以辨之之义也。志道之学,出於罗汝芳。原本先乖,末流弥甚。放荡恣肆,显唱禅宗,较泰州、龙溪为尤甚。其答王塘南书,谓孔、颜真是即心是佛...
综上所述,管志道对爵齿关系的论述需要结合其尊崇祖宗礼法以及道统观来理解,一方面,针对程朱理学、阳明心学过于崇尚性分而轻视位分,造成尊卑失序,亟需因应社会变迁重构礼乐生活的规范性与神圣性;另一方面,借用祖制方可更有效地批判时风,然而相对左派王学,管氏的观点仍然是相对保守的。
管志道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儒者,他的圣人观与孔子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管志道视域中的圣人观与孔子形象的研究,揭示晚明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趋势。 一、管志道的圣人观 管志道的圣人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道德典范:管志道认为,圣人首先是道德的典范,他们具备高度的道德品质,如仁、义、礼、智、信...
“喷謕余音”与“管志道”,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人生旅途中的精神坐标。言辞的力量与影响,如同风帆,助力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而志向的坚守与追求,则如同灯塔,指引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迷失方向。 以鲁迅为例,他以其犀利的笔触,批判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其言辞如刀,直击人心,留下了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