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们极力主张在京师同文馆中设立天文算学馆,以学习西方技术之根本,“为了学到西方科学技术之根本而不是学皮毛,1867年,同文馆内加设了算学馆”。同文馆中的算学馆由西人教授,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同时在此基础上,经过洋务派长期的努力,光绪十三年(1887)清廷正式同意在科举系统中增设算学科。在京师同...
乾隆四年(1739年),算学馆隶属国子监,称为“国子监算学”,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算学馆不仅教授数学知识,还开始兼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目,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算学馆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 算学馆的教育内容主要以数学为主,同时根...
历史事件> 算学馆 唐代在国子监下设置的数学教育机构。隋代始行科举制,在国子寺设算学, 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进行数学教育。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在国子监设算学馆, 由算学博士教习数学,学生三十人。主要学习十部算经: 《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邱建》、《夏侯阳》...
浏阳算学馆旧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即浏阳文庙后之奎文阁,为文庙附属建筑物,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浏阳算学馆旧址坐西向东,砖木结构,二进五间,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封火山墙,三合土地面。房舍前坪开阔,有香梓大树数十株,四周植有多种树木。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馆...
3月20日,朝中威望甚高的理学大师、文渊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帝师倭仁上折,反对设天文算学馆,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在传统“华夷之辨”政治文化环境中,在西方...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算学馆浏阳算学馆旧址,位于浏阳文庙后奎文阁,建于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其建筑面积约为200平方米。这是一座坐西向东的砖木结构建筑,采用二进五间的布局,硬山顶,覆盖着小青瓦,墙面则是封火山墙,地面则是三合土。馆前有一片开阔的前坪,种植着数十株枝叶繁茂的香...
【新算学馆】浏阳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浏阳县城关镇圭斋路文庙后山坡上。原名魁文阁,为文庙附属建筑物,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时值一批救亡图存的志士仁人愤而发起维新变法活动。1897年,谭嗣同、唐才常、欧阳中鹄等人借魁文阁兴...
蒙养斋算学馆的原址位于清朝的畅春园,现今的北京市海定区颐和园路5号。畅春园位于圆明园南部,在北京大学西侧,是北京大学的九大园林之一,整个园区占地面积900亩,前湖、后湖、清雅亭、听水音、花聚亭。蒙养斋算学馆是清朝康熙皇帝为翻译西方历算著作而设立的,不过根据史料记载,实际上的蒙养斋是任何...
浏阳算学馆旧址 浏阳算学馆旧址 据《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一书介绍,中国近代之有科学技术团体,当首推湖南浏阳算学社。该社由谭嗣同、唐才常与其师欧阳中鹄等于1895年8月筹建,次年改算学馆。所立章程称:“本馆之设,原以培植人材, 期臻远大,并非为诸生谋食计”。规定生员须在30岁以下,肄业三年,主修数、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