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舌线的参数方程为x = t - sin(t),y = 1 - cos(t),其中t为参数。 箕舌线的形状非常有趣,它可以看作是由一根细长的线段在不停地旋转和伸缩而成。箕舌线起初是一条水平的线段,随着参数t的变化,线段会逐渐上升并旋转,形成一个弧形。当参数t增大到π时,箕舌线的形状最为复杂,此时线段完全旋转到垂直...
箕舌线是平面曲线的一种,因其状如舌而得名.若箕舌线y=f(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解析式可能为( ) A. f(x)=4/(|x|+2) B. f(x)=-8/(x^2+4) C. f(x)=-x4-2 D. f(x)=-2/(x^3+1)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箕舌线一般形式:y=8a3x2+4a2y={8a^3 \over x^2+4a^2}y=x2+4a28a3 a取{0.5,1,1.5,2,2.5}\{0.5,1,1.5,2,2.5\}{0.5,1,1.5,2,2.5},得到一族箕舌线 箕舌线的形成 各位读后有什么想法,请在下方留言吧!如果对本文有疑问或者寻求合作,欢迎联系邮箱。邮箱已到剪贴板 ...
箕舌线因意大利著名的女数学家玛丽亚·阿涅西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如图所示,过原点的动直线交定圆x^2+y^2-ay=0(a 0)于点P,交直线y=a于点Q,过P和Q分别作x轴和y轴的平行线交于点M,则点M的轨迹叫做箕舌线。记箕舌线函数为f(x),设∠ AOQ=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阿涅西在她的《分析讲义》里描述了一个曲线,大名叫“箕舌线”。不过因为它的发音(versoria)跟意大利语当中的“女巫”(versiera)很相似,这个曲线也被唤作“阿涅西之巫”。 这个调皮的误译(大概是故意的),也是出自John Colson之手,不知道他是不是折服于她的才学,还是意大利语没学到位……?
箕舌线数学 箕舌线数学(Riemannian geometry)是一种拟非欧几里得几何,为数学领域里一种讨论无限维几何以及它们空间形态上的一般性属性的重要工具,被用于各种类型的数学领域,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微分几何、复理史托色尼(Riemann-Finsler)多项式以及半非欧几何。箕舌线数学于20世纪起初被提出,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是复...
10.箕舌线因意大利著名的女数学家玛丽亚 ·阿涅西的深入研究而y闻名于世.如图所示,过原点的动直线交定圆 x^2+y^2-ay=0(a AQ- y=a0)于点P,交直线y=a于点Q,过P和Q分别作x轴和y轴M的平行线交于点 M,则点 M的轨迹叫做箕舌线.记箕舌线函数为f(x),设∠AOQ=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C) A.f(...
箕舌线方程推导过程如下:自定圆x2+y2-ay=0上一定点O作任意直线,分别交直线y=a于A点,交圆于Q点;过Q、A分别作x,y轴的平行线相交于P点。资料扩展:“阿涅西箕舌线”的名字来源于玛丽亚·阿涅西(1718-1799),这是一位极有天赋的意大利数学家,1748年她的一篇关于微积分和解析几何的长文发表...
10.箕舌线因意大利著名的女数学家玛丽亚 ·阿涅西的深入研究而3闻名于世.如图所示,过原点的动直线交定圆 x^2+y^2-ay=0(a^2)A Qy-a M0)于点 P,交直线y=a于点Q,过P和Q分别作x轴和y轴的平行线交于点M,则点 M的轨迹叫做箕舌线.记箕舌线函数O为f(x),设∠AOQ=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