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为它续写,引起一阵热潮。 而此句正是出自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这位山水田园诗人,诗风恬淡高远,清新自然。 抚奏高雅之曲,遗憾的是遇不到懂琴、懂情的知己,自古文人皆清高冷傲,误落尘网,总会感慨身似浮萍、世无知己。 人生碌碌,寄身天地,终究是蹉跎了岁月和心性。 尘世奔走,既无知音,亦无佳人,唯有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韦应物诗歌中的佳作之一。韦应物年少时就在长安担任侍卫官,亲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又在官场度过了数十载。仕途的蹭蹬,使他内心抑郁。《简卢陟》一诗便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写给外甥卢陟的一封书信。“简”是书信,在这里用作动词,指写书信给某人。“卢陟zhì”是韦应物的外甥。下面我们逐...
韦应物这首《简卢陟》是一首五言古诗,顾名思义,从其题目来看,这是以书信形式写给他外甥卢陟(音zhi)的一首诗作。整首诗描绘了他自己孤身在外的军旅生活和境遇,看似清冷出尘,超凡脱俗,恬淡高远,清新自然,却有着淡淡的伤悲,在凄清而寂冷的基调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岁月中随波逐浪的无根浮萍,它辗转飘...
韦应物的这首《简卢陟》,也在那一年被世人所熟知。那么您知道,“一瓢酒”到底指什么吗?“风尘”又如何理解?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诗人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写作背景:这首诗应作于公元785...
简卢陟①韦应物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②余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注]①诗人作此诗时,安史之乱余波未平,还有节度使叛乱,不久后蜀之乱又起。卢陟:韦应物的外甥。②哢:鸟鸣,鸟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卢陟应是韦应物的好友,除了这首《简卢陟》,还愿意《寄卢陟》和《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寄卢陟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累日此流连,别来成寂寞。 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 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别来成寂寞”、“不...
简卢陟[唐代]:韦应物 拼 译 繁 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简卢陟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可惜这《白雪》古曲,没有遇到它的知音。 我因为军事而忙碌不安,在淮海边蹉跎流离。 山涧的树上还有晨雨,山鸟在剩余的春天里鸣叫。 我有一瓢...
简卢陟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他以其才华横溢和温和的性格而闻名于世。 简卢陟,字懋勋,生于唐朝晚期的一个小县城。他自幼聪慧过人,喜欢读书,勤奋好学。在他的家乡,当地人都对他的智慧和聪明才智赞叹不已。 简卢陟的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非常注重教育和文化的传承。从小,父亲就教育他要有一颗...
《简卢陟》是韦应物的代表诗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军旅生涯中的艰难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知音难觅的感慨。整首诗以“一瓢酒”作为情感的载体,将慰藉旅途的风尘,表达一种简约而深沉的情感。简卢陟 唐·韦应物 可叹白雪般的清雅之曲,未曾遇到真正的知音。 在军旅中奔波,岁月蹉跎,转眼便至淮海之滨。 涧边的...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简卢陟 唐·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他演奏的是高雅的《白雪》古曲,然而却没有遇到能够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