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僧拄杖》翻译 AI智能翻译 灵藤为拄着拐杖,白净色如银。得到从高和尚手,将带病客人身上。春游不骑马,夜晚会也呈人。拿这把山去,应该戴角巾。 《答僧拄杖》拼音 诗词拼音 dá sēng zhǔ zhàng 答僧拄杖 líng téng wèi zhǔ zhàng, bái jìng sè rú yín.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dé zì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根灵藤制成的拄杖,传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写作手法:1. 托物起兴:诗人以拄杖为引子,展开对高僧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2. 借景抒情:通过春游、夜会等场景,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答dá僧sēng拄zhǔ杖zhàng 灵líng藤téng为wèi拄zhǔ杖zhàng,白bái净jìng色sè如rú银yín。得dé自zì高gāo僧sēng手shǒu,将jiāng扶fú病bìng客kè身shēn。 春chūn游yóu不bù骑qí马mǎ,夜yè会huì亦yì呈chéng人rén。持chí此cǐ归guī山shān去qù,深shēn宜yí戴dài角jiǎo巾jīn。
答僧拄杖 [唐代]张籍 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得自高僧手,将扶病客身。春游不骑马,夜会亦呈人。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暂无赏析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
答僧拄杖唐代:张籍 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得自高僧手,将扶病客身。 春游不骑马,夜会亦呈人。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
答僧拄杖【作者】张籍 【朝代】唐 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得自高僧手,将扶病客身。春游不骑马,夜会亦呈人。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作者介绍 张籍(约767年—约830年),唐朝诗人。字文昌,汉族,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
答僧拄杖,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得自高僧手,将扶病客身。春游不骑马,夜会亦呈人。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
答僧拄杖 作者:張籍唐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詩/卷384》 靈籐為拄杖,白浄色如銀。 得自高僧手,將扶病客身。 春逰不騎馬,夜會亦呈人。 持此歸山去,深宜戴角巾。 ↑返回頂部 每日一字一词 每日一字:𡓉 每日一成语:吹毛索疵 每日一词语:墓亭
作者:张籍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灵藤为拄杖,白净色如银。得自高僧手,将扶病客身。 春游不骑马,夜会亦呈人。持此归山去,深宜戴角巾。 【答僧拄杖,答僧拄杖张籍,答僧拄杖的意思,答僧拄杖赏析 -诗词】相关文章: 谢僧寄拄杖,谢僧寄拄杖谢邈,谢僧寄拄杖的意思,谢僧寄拄杖赏析 -诗词大全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