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瓣兰属(学名:Anthogonium Lindl.)是兰科下的一个属,地生兰,地下具球茎状的假鳞茎。叶通常2枚,生于假鳞茎顶端,折扇状,基部具长柄,无关节;叶柄常套迭成假茎状。花葶发自假鳞茎顶端,直立;总状花序疏生数花至10余花;花中等大,不扭转;萼片下半部合生成筒状,垂直于子房,上部分离,花瓣中部...
筒瓣兰 筒瓣兰属(Anthogonium Lindl.)本属在高黎贡山分布一种。濒危状况:无危(LC) 地生,高达55cm。假鳞茎单生或聚生,粗1—2cm,具2—5枚叶。叶狭椭圆形或狭披针形,长7—45cm,宽1—5cm;叶柄和鞘包卷而形成长3—22cm的纤细假茎。总状花序长4—10cm,疏生数朵花;花梗和...
筒瓣兰介绍 别名: 科、属:【兰科】,【筒瓣兰属】 拉丁名、英文名:Anthogonium gracile Lindl. 特征形态:植株高达55厘米。假鳞茎单生或聚生,粗1—2厘米,具2—3个节,顶生2—5枚叶。叶纸质,狭椭圆形或狭披针形,长7—45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为短柄;叶柄和鞘包卷而形成长3—22厘...
筒瓣兰的别称:,拉丁名:Anthogonium gracile Lindl.。筒瓣兰植株高达55厘米。假鳞茎单生或聚生,粗1—2厘米,具2—3个节,顶生2—5枚叶。叶纸质,狭椭圆形或狭披针形,长7—45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为短柄;叶柄和鞘包卷而形成长3—22厘米的纤细假茎。花葶纤细,直立,常高出叶层之外...
筒瓣兰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西部(凌云)、贵州西南部(兴仁)、云南(文山、屏边、蒙自、景东、勐腊、勐海、思茅、普洱、顺宁、镇康、绿春、昆明、广南、嵩明、太姚、双柏、大理、怒江流域)以及西藏东南部(墨脱、林芝、波密)。它们生长在海拔1180––2300米的山坡草丛中或灌丛下。此外,筒瓣兰的分布范围...
筒瓣兰属,作为兰科的一员,隶属于兰目下的一个独特分类,全球仅存一种植物——简瓣兰 A. gracile Wall. ex Lindl.。它的自然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热带喜马拉雅山脉,这条山脉一路延伸,穿越我国的西南地区,延伸至邻近的缅甸、越南、老挝和泰国。这种稀有的植物种类在这些国家的特定生态区域中生长,展现...
筒瓣兰属Anthogonium Wall. ex Lindl. 筒瓣兰属,兰科,兰目,仅简瓣兰 A. gracile Wall. ex Lindl. 1种,产我国西南部至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地。中文名 筒瓣兰属 分布区域 我国西南部至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地。 门 被子植物门 界 植物界 目 兰目...
筒瓣兰 - 概述 中文名:筒瓣兰 Name:AnthogoniumgracileLindl. Family:Orchidaceae 筒瓣兰 - 形态特征 陆生兰。假鳞茎近球形。假茎直立,纤细,圆柱形,高3-22厘米,顶生2-5枚叶。叶狭椭圆形,长7-37厘米,宽达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收窄为短柄。花茎侧生于假鳞茎上 ...
村民叫“小白及”,筒瓣兰 白及和毛慈姑: 文献中的白及周边 白及属约有6种,我国有4种,分别为白及、小白及、黄花白及和华白及,仅白及作为药用白及的基源。 白及的干燥假鳞茎入药,味苦、甘、涩,微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 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咯血、溃疡病出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