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谛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俗谛之别称。世俗诸法非一。更多:https://www.bmcx.com/
等谛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俗谛的别名。更多:https://www.bmcx.com/
五见之五 邪见 于实有体苦等谛中 起见拨无 ……于实有体苦等谛中起见拨无 名为邪见 一切妄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 以过甚故如说臭酥恶执恶等 此唯损减 余增益故 ……以上为论文摘要详参《阿毗达...
115 0902于去来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 115 宗教哲学 播放全部 精彩评论 (0) 下载酷狗APP发表评论 主播 止于知见 275粉丝 23专辑 TA的作品 更多 1.6万 正念的奇迹 止于知见 6.5万 南怀瑾 禅秘要法 讲座 止于知见 止于知见 95 止于知见 *** 最新校正版 止于知见 相关推荐 明灯紫微斗数...
佛言:“汝等谛听!于此东方有光明电王名阿揭多,南方有光明电王名设羝噜,西方有光明电王名主多光,北方有光明电王名苏多末尼。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如是电王名字,及知方处者,此人即便远离一切怖畏之事...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这四大元素构成了世间万物的基础。 四圣谛:苦,集,灭,道。这是佛教的核心教义,揭示了人生的痛苦、痛苦的根源、痛苦的消除和走向解脱的道路。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是佛教中的四种无私之心,体现了对众生的关爱和慈悲。
“等闲谛了游戏事”出自宋代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等闲谛了游戏事”全诗《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 释正觉影之神,物之春。莺喉颊之滑滑,柳眉目之津津。蜂股华须粉,蜡脾蜜酿醇。等闲谛了游戏事,端的还如幻化人。《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释正觉 翻译、赏析和诗意《禅人并...
道谛是灭除痛苦、获得涅磐的途径和方法。 【戒定慧】 指戒律、禅定与智慧。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观点。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玄学对当时文化方面的影响 答:(1)山水诗,山水画的...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是否存在“以偏概全”陷阱。①原文: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 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
苦灭不名为圣谛。苦灭道不名为圣谛。所以者何。若苦是圣谛者。一切牛驴畜生等皆应有苦圣谛。若集是圣谛者。一切在所生处众生皆应有集圣谛。所以者何。以集故生诸趣中。若苦灭是圣谛者。观灭者说断灭者。皆应有灭圣谛。若道是圣谛者。缘一切有为道者皆应有道圣谛。梵天。以是因缘故。当知圣谛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