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同原则最早见于1813年美国的Odiorne v. Winkley案[1],在该案中,美国法院指出:“仅貌似不同,或微小改进,并不能勾销始初发明人的权利。”1854年的Winans v.Denmead案[2]则普遍被美国学者认为是美国等同原则的开端,最高法院认为等同理论是指“权利要求及于所...
等同原则是专利权保护中一项不可获取的重要原则,其通过对专利权字面侵权的适当补充,为专利权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鼓励技术创新。等同特征可以是权利要求中的若干技术特征对应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特征,也可以是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技术特征对应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
等同原则最早见于1813年美国的Odiorne v. Winkley案1,在该案中,美国法院指出:“仅貌似不同,或微小改进,并不能勾销始初发明人的权利。”1854年的Winans v.Denmead案2则普遍被美国学者认为是美国等同原则的开端,最高法院认为等同理论是指“权利要求及于所获专利的东西,而不论它的形式或比例是如何不同。”1950年...
1.等同原则中视为“等同”的技术特征,应当指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各项技术特征,却被除数信佃是等同物的技术特征可能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区别技术特征,也可能是前序部分的公知技术特征。因为它们都是完成发明目的而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2.等同,指的是技术方案中具体技术特征的技术功能作用的等同,而不是侵权物和...
特别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之后,该法庭作为国家层面统一审理专利上诉案件的司法裁判机关已通过一系列的生效判例明确释放出通过“可预见性规则”限制等同原则适用的强烈信号。然而,不同于专利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可以用“禁止反悔原则”和“捐献原则”来限制等同原则适用,“可预见性规则”尚未在法律层面被“正名...
“等同替换”的原则,简称等同原则,是国际上判定专利侵权的一项司法原则。我国也采取了此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2001年6月19日)第17条规定:“专利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所称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是指...
等同原则是指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而且包括与该必要技术特征实质上等同的技术特征。尽管被控侵权物不具备专利权要求的全部特征,但是其不具备的专利特征在被控侵权物上面能够找到该特征的等同替换物,此种情况下,被控侵权物判定为侵权。 其中,必要技术特征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
中日专利侵权诉讼中对于“等同原则“的认定是否相同(二) 韩非子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总体上看,中日两个国家对侵权原则的适用类似,均包括字面侵权和等同侵权。 在专利侵权中字面侵权毕竟属于少数,大部分专利侵权诉讼胜负关键载运能否认定等同侵权。 因此,中日两国在专利侵权诉讼领域对于“等同原则“…阅读全文...
等同原则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概念层面来说,即便被控侵权物(包括产品或方法)与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并非完全一致,但要是它与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以大致相同的方式,达成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相近的效果,并且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之时,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权利要求字面意义所涵盖的范围,还包括利用等同原则扩大的范围边界。等同原则的引入是平衡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器,是司法实践的产物。等效原则的引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规定》(法释[2001]21号,以下简称《最高法院若干规定》)第十七条正式引入了等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