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题目提示:第二强度理论公式σr2=σ1-μ(σ2+σ3)≤[σ]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
第二强度理论公式为σ1 - u(σ2 + σ3) = σb。 第二强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第二强度理论,又称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是材料力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该理论由圣维南提出,主要用于解释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断裂破坏机制。与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不同,第二强度理论强调的...
将已知数值代入第二强度理论公式: σ1 - μ(σ2 + σ3) = 600 - 0.3×(300 + 200) = 600 - 0.3×500 = 600 - 150 = 450MPa 由于450MPa < 500MPa(即σb),根据第二强度理论,该材料在此应力状态下不会发生断裂。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强度理论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仅适用于极少数脆性材料,且对于塑...
σy 是材料在单向拉伸时的屈服极限 这个公式表明,当材料所受的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不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材料不会发生屈服。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第二强度理论,以下是相关的知识点拓展: 1. 主应力:在任意一点上,可以找到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使得这些平面上的正应力达到极值,这些极值正应力称为主应力,通常...
百度试题 题目提示:第二强度理论公式σ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r2=σ1bh3h21bh3???1?aA??()?bh? 1232362-μ(σ2+σ3)≤[σ] 15反馈 收藏
第二强度理论公式详解 曾老师 01-04 07:43第二强度理论又称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破坏主因是最大伸长线应变。不论复杂、简单的应力状态,只要第一主应变达到单向拉伸时的极限值,即断裂。其破坏假设为:最大伸长应变达到简单拉伸的极限(假定直到发生断裂仍可用胡克定律计算)。 脆断破坏条件为:ε1 = ...
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
以下是第一、二、三、四强度理论的公式及其简要解释。 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只要其最大拉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材料就会发生脆性断裂。其公式为: $sigma_1 leq [sigma]$ 其中,$sigma_1$ 是最大主应力,$[sigma]$ 是材料的许用拉应力。 第二强度理论(最大伸长线...
解释第二强度理论的公式及其含义,涉及力学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等概念,用于材料强度分析的理论依据。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
第二强度理论中的u是材料极限应力值。第二强度理论是判断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破坏的理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有两种不同的破坏形式:1、在不发生显著塑性变形时的突然断裂,称为脆性破坏;2、因发生显著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的破坏,称为塑性破坏。破坏的原因十分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