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七转识及第八藏识与真相识(即真识)非一非异,若异,则杂染生灭的藏识不能作为七转识的依因,依因必不生不灭故;若不异,则圣者灭七转识,其藏识亦应随之而灭,就完全没有心识了,实则其“自真相识”或真心不灭。这与藏识、转识非一非异、实常不灭的真识或真相、自真相识,也可以说为第九识。《入楞伽...
第九识:阿摩罗识(庵摩罗识) 定义:阿摩罗识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也被称为净识。它相对于前八识恒常不动,如静水湛然,如虚空包含万物。在佛教经典中,第九识还有诸多异名,如菩提、涅槃、大心、佛身、妙明真心性净明体等。 特性:它是纯粹的感知意识,剥脱而又包含其他的感知内容。在八识流转生灭之中,它如同虚空一般不...
在佛教的智慧中,我们被引导去探索第九识——阿摩罗识。这个识是如来藏,是本体,是自性,是“一”,是所有存在和活动的源泉和起点。🌱阿赖耶识,作为种子藏,储存了我们生生世世的经历,包括我们的言行、习气、所见所闻、所感所受以及所思所想的一切。🌱末那识,是在阿赖耶识业力的影响下,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的执念...
1 第九识是阿摩罗识(庵摩罗识)又叫一切一识或多一识,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第十识是一心一识或一一识,是宇宙和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没有“十一识”。识:shí ㄕˊ,zhì ㄓˋ。偏旁“言”简化为“讠”。偏旁“戠”简化为“只”。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从讠、从只。只言便知是识之范式。本义:知道,...
《大乘起信论义疏》里有这么一句话:“于一心中绝言离缘为第九识,随缘变转为第八识。”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但其实它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觉性在困顿中产生的一念,这个一念从“存在”的境界中提取出来,就形成了第九识。第九识就像“水中流波”,虽然看似无形,但却真实存在。不过...
第九识的说法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由真谛三藏创立的摄论宗提出。九识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陀那识、阿赖耶识和阿摩罗识。虽然没有直接罗列九识的经文,但相关文献中有提及。例如,《金刚三昧经》提到‘九识’,《入楞伽经》和《大乘密严经》也有关于九识的记载。关于阿摩罗识,...
庵摩罗识:亦称为阿摩罗识,在佛性是真如本识,此为无垢识,因在本识所前导,正是由本识来彰显,必能入于内境第九识当中;若想要彰显佛性本质,一定要入于第九「庵摩罗识」方是正确!前八识所染垢,又该如何清除?端视各人有否用心研理,深入经藏!所以在轮回循环,对众生皆有心向道,又求助...
执持诸法种子而不失不坏,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 9、本觉识 此识体本清净。 10、一切种智识 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是名一切种智,即佛之智,功德圆满。 四、第九识(庵摩罗识)的十个名字 1、真识 此识自体不是假的,所以称为真识。 2、无相识 此识体性非一、非异,也不在有、无上。 3...
我们的真心第九识在佛法里也叫白净识。第九识在没有动心起念之前,这些眼识意识等七识是不是都存在呀?它都是我们的性具功德,仅仅是它还没有动心起念,没有露形,没有露相,但它就是真实存在。这就是不可思议的佛法,它总有一天要抛头露面。 比如说跑出来一个念,「啊」,这就是第一个念。在没有「啊」的相...
从道教三魂七魄理解佛..然后第七识是我识,第八识法识,第九识命识,佛教里这个一开始吹的很厉害,说第八识是如来藏,要秘传。第九识更说的云山雾罩,不知所云。但是我结合,三魂七魄,的说法,却很快理解了,三魂第一魂就是我魂,第二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