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又加封符彦卿为守太师。自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十二月,符彦卿任大名府尹、天雄军节度使以来,其在军事上虽然“勇而有谋,善于用兵”,牢牢挡住了契丹辽兵的进犯,但对政事他却是个外行,疏于治理,不能把大名府几个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轻率地将政事...
最近发现符彦卿真是五代第一名将,理由如下:1. 符彦卿阳城之战应该算是五代前五的水平,后来后晋被契丹灭了之后德光还念念不忘符彦卿的神勇2. 寿数之广名将罕见,历经朝代之多也是跟冯道一个级别,比周德威李存审经历的事情多的太多,大家也知道经验对于打仗的重要性,打仗真不一定是读书读得多才能打得好,基本...
宋太祖特遣常参官到天雄军专职负责收取租赋,才从根子上消除天雄军滥取租赋的恶习。宋太祖不相信符彦卿对刘思遇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故意恶心他一把,令人将官府多出的粟米赏赐符彦卿,“以愧其心。”符彦卿装模作样将刘思遇骂得狗血淋头,直到刘思遇献上名犬雄鹰,才乐呵呵了结此事。符彦卿能得以善终,...
石敬瑭把晋安寨的唐军收归麾下,符彦卿也成了他的部下。到了942年,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当了皇帝,因为两人从小关系就好,石重贵就让符彦卿当上了河阳三城的节度使,负责镇守那里。后来,后晋和契丹打起了持久战,符彦卿多次立功,尤其是在阳城之战中,他带着一万多骑兵,趁着大风沙的天气,冲进契丹的大军,把...
符彦卿,名冠侯,籍贯为河南周口淮阳区的陈州宛丘县。他来自一个军事世家,是后唐宣武节度使符存审的第四个儿子,在军中常被称作“符四”。符彦卿从小随父亲征战四方,对军事十分熟悉,骑射技艺也颇为精湛。待到成年,符彦卿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选作近身侍卫。他勤勉尽责,兼具勇武与智谋,深得李存勖的器重...
比如本文要说的符彦卿,就属于一个传奇人物:他先后辅佐过十三个皇帝,而且他的三个女儿都曾做过皇后。而他本人,则生活在中古代史上最动乱的乱世:五代十国。李存勖器重符彦卿 唐昭宗光化元年,西元898年,符彦卿出生了。符彦卿出生于一个将门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唐朝的将领。在晚唐,能读书不是最体面...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县(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人。符彦卿出身将门世家,系后唐宣武节度使符存审第四子,军中称其为“符第四”。符彦卿自幼跟随父亲南征北战,通晓兵事,又精通骑射。成年后,符彦卿被当时的晋王、河东节度使李存勖选做亲兵,因工作兢兢业业,有勇有谋,很受李存勖赏识。同光元年(...
符彦卿(公元897年-975年),字冠侯,陈州宛丘(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人。五代至北宋之初,堪称人臣之贵极者。王称说他“近代贵盛,无以为比”,其父符存审,曾担任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兼中书令。据说,符彦卿在少年时代就勇谋过人,善于带兵打仗。因排行老四,在军中也有“符第四”之称。符...
此人名字叫符彦卿。符彦卿的长女(简称大符后)本来嫁给了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948年后汉皇帝刘知远死后,李守贞叛变,但叛乱只维持了一年,就被枢密使的郭威平定。大军拥入李宅时,大符后俨然坐于堂上,对士兵言道:“郭公与吾王父有旧,汝辈无犯我!”郭威听说闻后,对她非常钦佩,将他收为义女,并...
符彦卿(898—975),字冠侯,五代、北宋时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出身将门,身经百战,识兵善谋,战功显赫,三朝封王,三女三皇后,一生贵盛完美,乱世中绝无仅有。一、威震敌国,契丹闻之胆寒的符王 《宋史·符彦卿传》曰:“开运二年,…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盱阳城,军中乏水,…人马多渴死,…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