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侨僧竺摩法师在马来西亚驻锡近50年,在他一生的弘法实践中,基于自身的儒、佛理论素养及人生佛教理念,在儒佛会通方面形成了比较深入和完整的认识。在他看来,《大学》之“三纲(领)”构成了儒学的核心义理,与佛教的“三觉”有着...
香港沦陷后,竺摩借住澳门罗利马路一小佛堂,与高剑父住的提督街近在咫尺,仅有一百余步,烽火余生,日相过从,过着自修清淡的生活。竺摩每日临池不辍,临摹了大量古代书画家的画稿和碑帖,不时跑到邻近的普济禅院妙香堂向挚友请教,切磋书画技艺。高剑父也经常来到竺摩住地,请教佛教经典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共同探讨佛学。
竺摩法师的书法是他艺术天分才华中的自然流露,被称为“才子字”。他以脱尘禅意的书法为弘法善巧,接引学佛者,自成一绝。分别以竺摩、雁荡山僧、为霖、昙伦、慧森、大厂、慧海、非非、梅林、羼提、贝叶、篆香宝主、释迦罪人等二十多个笔名著书题画。晚年的竺摩法师心里牵挂着祖国、家乡的发展。1998年,虹桥镇重修“...
简介:竺摩法师(1913-2002),浙江乐清县(现为乐清市)人,俗姓陈。幼年于雁荡山出家,自号雁荡山僧。毕业于闽南、武昌等佛学院。亲近太虚大师,为入室弟子。129×26cm×2 幅 约 6 平尺 钱化佛 钱化佛虽绘佛像数千上万幅,然幅幅佛像均认真创绘,每绘前必先焚香净手,先草稿勾勒再复绘渲染。所绘佛像,无不...
竺摩 竺摩法师(1913——2002年)浙江乐清县人,俗姓陈,名德安,自号雁荡山僧。为太虚大师之高足,受大师革新思想感染,奠定了他人生路向,肩负弘法使命。一九五四年抵马来西亚之槟城,后创立三慧讲堂,并推动成立马来西亚佛学院,担任院长之职逾三十年,培植不少僧才。师著作等身,复精诗、词、书、画,有现代苏东坡之美誉...
2005年10月29日,一座富有汉代佛教建筑风格的竺摩纪念馆,在雁荡山隆重开馆,供广大游人香客瞻仰游览。这是为了纪念旅居马来西亚的当代才子高僧竺摩法师,由海内外众多信徒共同捐资兴建的。 年少披缁潜心学佛 竺摩法师,俗名陈德安,19l3年出生于乐清市虹桥镇河深桥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天资聪慧,夙性纯净,自小即受佛教家庭的熏...
1945年,竺摩法师忽然患上了大热病,生命垂危,后来通过专称“观世音菩萨”圣号,历时七昼夜后,热退病愈。1948年,尹法显居士在澳门创办了“澳门佛学社”,聘请竺摩法师为导师,并请他移锡社内,驻社讲经弘化。1951年,为扩大弘法范围,创办了《无尽灯》杂志,并出版了多种讲经著述,风行于港澳及...
竺摩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高僧,抗战期间应邀来澳门弘法,与澳门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澳门讲经、办刊,联络海内外中国佛教徒,积极支持和宣传爱教救国思想,对澳门佛教文化的发展和澳门与内地及海内外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竺摩法师:药师与弥陀两大法门 竺摩法师 药师与弥陀两大法门,在释迦佛法中应该平衡发展才对,可是大家多知道有弥陀法门,求生净土,很少人知道有药师法门,能够延寿长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中国佛法在晚唐的时候,经过三武一宗的毁法,天台贤首性相各宗经论皆被摧毁,唯禅宗不立文字,不用经典,山林水边,皆可做其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