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竹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具有理气降逆,益胃清热之功效。主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红脉虚数。歌诀 哕逆因虚热气乘,一参五草八姜胜。枣枚三十二斤橘,生竹青皮刮二升。组成 陈皮12g,竹茹12g,大枣5枚,生姜9g,甘草6g,人参3g。用法 以水1000毫升,煮取...
竹茹橘皮汤橘皮竹茹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之功效。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及术后呃逆不止等属胃虚有热者。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第一段: 橘皮竹茹汤的经典配方主要由橘皮(陈皮)、竹茹、生姜、大枣、人参、甘草组成,部分版本如《济生方》记载的橘皮竹茹汤还包含半夏、茯苓、麦冬、枇杷叶等药材。不同典籍记载的组成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适应症选择对应方剂。 第二段: 1.《金匮要略》原方:橘皮12g、竹茹12g、生姜9g、大枣5枚、人参3g、甘草6g,...
陈皮汤 橘皮竹茹汤的药方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中 【别名】 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组成 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橘皮竹茹汤的功效 主治 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
新制橘皮竹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具有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组成 橘皮三钱,竹茹三钱,柿蒂七枚,姜汁三茶匙(冲)。用法用量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不知再作服。功用 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主治 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方义 陈皮理气和中,...
橘皮竹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为理气剂。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之功效。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症见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临床上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及术后呃逆不止等属胃虚有热者。 歌诀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齐...
橘皮竹茹汤是中医方剂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多种功效。其主要功效包括降逆止呕、清热化痰、益气和中、养胃生津等。以下是对橘皮竹茹汤功效的详细介绍: 1. 降逆止呕: 对于胃失和降所致的呕吐、呃逆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可改善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引起的胃气上逆之证,使呕吐、呃逆等症状得到缓解。
橘皮竹茹汤 原文: 《金匮要略》: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歌诀: 橘皮竹茹治呕呃,参甘半夏枇杷麦,赤茯再加姜枣煎,方由金匮此方辟。 组成用法: 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橘皮竹茹汤 【方剂组成】橘皮90克,竹茹15克,大枣10枚,甘草15克,人参3克,生姜24克 【用解】水煎温服。 【方解】于橘皮汤重用橘皮,复加治咳逆上气的竹茹,和甘草、人参、大枣安中缓急,故治橘皮汤证哕逆剧烈而急迫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3条: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