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帝曰:“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史北面再拜曰:“龟不违圣智,故燋。”雾既除,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 五十九年,贯胸氏来宾,长...
为此,综合起来看,《竹书纪年》的可信度比较高。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竹书纪年》这书的作者可能是学者私人所撰的编年通史。且其后期可能被人为改动过。我们都知道,《竹书纪年》的成书时间大概是战国时期,而被发现是在西晋时期,这中间已经间隔了数百年。这其中经历了多年,其古本可能已经被改动过。所以,其...
《竹书纪年》之所以称之为奇书,跟它“劲爆”的内容不无关系。我们所熟知的尧舜禹的禅让制,在《竹书纪年》里面成为了血腥的残杀。《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尧帝并非要将部落交给舜,而是要给自己的儿子丹朱。可惜后来却被舜发动...
从记载来看,整个禅位的过程没有一点血腥。但《竹书纪年》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也是完全不同。《竹书纪年》中只有七个字——益干启位,启杀之。这七个字就足以让禅让制的高尚嫁衣完全褪去。三.殷纪史事反转 根据《史记》记载,伊尹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贤相。他一共辅佐了五位商王,其中商王太甲昏庸残暴。于是伊尹将...
《古本竹书纪年·周》白话译文三十七年文选江赋注艺文类聚九初学记七太平御览九百三十二通鉴外纪三引同御览三百五路史国名纪己均引作四十七年广韵二十二元引作十七年御览七十三引作七年伐越北堂书钞一百十四引作伐大越类聚九外纪三引作伐楚御览三百五引作伐纣路史国名纪己作伐纡纣乃纡之讹叱类聚初学记均引作...
西晋《竹书纪年》出土后,旋即引发巨大波澜,因其与《史记》及儒家之论不合,被指称“好作异论”,斥之为污圣之书、谤书。一、对禅让制予以否认。《纪年》记载:“舜将尧囚于平阳,夺取其帝位。”“舜囚禁尧,又阻拦丹朱,使之无法与其父相见。”针对传说时代五帝的记载存在多个版本,虽说《史记》影响力最大...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竹书
其实,这部历史文献并不叫《竹书纪年》,之所以叫它《竹书纪年》是因为它是竹简(竹书),又是编年体(纪年)的史书。在我看来,应该叫《魏纪》,因为这倾注了魏国官方史学家的心血。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发现,《竹书纪年》也被称为《汲冢书》,也就是汲郡坟冢的史书。盗墓贼也因为发现了这部伟大的史书,而被晋...
简介:谦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古代帝王尧、舜之间的禅让制度,被儒家誉为“以德治天下”、“任人唯贤”。但《竹书本纪》可不是这么说的。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制度,隐藏着血腥的黑幕。那么你认为这是真实的历史吗?西晋279年,盗墓贼挖掘了魏王墓,在里面发现了大量竹简。但这些竹简的内容有些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