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簧 [ zhú huá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ú huáng ] 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风彩 祭肉 诗社 道歉 琉璃 猜测 解元 蹒跚 霸道 高俊 薏米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竹刻(江安竹簧),四川省江安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江安竹簧工艺历史悠久,明代正德年间即已达到兴盛。1915年,江安竹簧作品《花篮》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优胜奖,由此开始走向世界。江安竹簧制品有竹簧、竹筷、竹筒、竹根雕、竹编、竹装修等七大类上千个工艺品种,其造型和雕刻既保留了中国书画的笔墨...
江安竹簧工艺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其保留了中国书画的笔墨趣味和韵致,是文化艺人审美追求的自然流露和实践,也是艺术和生活高度统一的产物。无论是案头摆设供人审美,还是日常生活必备之物,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编堆竹簧,都有明显的实用性。“经过保护和宣传,现在江安竹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大家前...
网针形(又称剑形)竹簧:流行于彝、拉祜、佤、布朗等族中。大小不一,头部尖角约60度, 呈网针形,又像剑形。彝族的大型竹簧,长13厘米左右,宽1.5厘米,小型的长6厘米左右,宽1厘米。制作采用楠竹片,用锋利刀子刳薄竹片,并在中间三面镂空刻出簧舌, 簧舌长度为簧片的3/5,宽为1/3。片头削尖呈网针或剑形,片尾...
竹簧的拼音是:zhú huáng,竹簧解释是: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
成语(Idiom):竹簧发音(Pronunciation):zhú huáng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脾气急躁,容易发怒。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竹簧是由竹子制成的弹簧,弹性很大。这个成语比喻人的脾气像竹簧一样,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发怒。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脾气急躁易怒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或调侃自己的脾气。
【贴簧】竹簧又称「贴簧」,约创于清早期,至乾隆朝达到高峰。是竹雕中工艺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一个门类。竹簧工艺就是将竹节内壁约3毫米厚的黄色皮层,切割下来,经蒸煮软化后翻转压平,粘贴于木制器物胎骨上,再经磨光并雕刻纹饰,纹饰内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其风格光洁清雅,格调接近象牙雕刻,且能不受...
江安竹簧工艺是四川省地方传统竹雕工艺品之一,是江安竹工艺的总称,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与上海嘉定、江苏金陵、湖南邵阳和浙江黄岩等地竹簧工艺不同,江安竹簧工艺具有自成一格的个性特征。中国书画讲究用笔墨传情寄意,运用笔墨和线条的变化来写意传神。江安竹簧工艺保留了中国书画的笔墨趣味和韵致,...
经十二道工序,一根楠竹,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新竹簧工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陈艳华手里变成了精美的南新竹簧雕刻艺术品。南新竹簧工艺始于清代光绪年间(1878-1898年),是江西南昌地方传统竹雕工艺品之一。南新竹簧雕刻工艺种类繁多,题材丰富,手法别致,可制成的器物有书箱、笔筒、竹简、果盘、花瓶、文具、装饰画、竹根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