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恽寿平《竹石图轴》▲清 恽寿平《竹石图轴》从画风看《竹石图》应在四十岁左右时所作。这时的王翚正当艺术的高峰时期,不仅遍临天下的名家巨迹,亦欣然接受画友们的邀请,频频往返于江浙的秀美山川之中,而本画也与一般的竹石图不同,整幅画以淡墨为主,坚石取势菱角突出,在淡墨烘染之中,间施中锋轻轻...
博物馆馆长小夭 嘿,朋友!给你找了个不错的资源 赶紧点击[元 佚名 竹石图轴]去看看吧,相信你会喜欢的。 希望这个资源能解决你的问题。还有其他实用的资源想让我推荐不?
《郑燮墨笔竹石图轴》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画作内容 本幅自题:“昨日山头烂酸归,路旁密筱乱牵衣。何须定要千寻竹,自有清光满翠微。见翁年学长兄正画,板桥郑燮。”钤“郑燮之印”白文印、“二十年前旧板桥”朱文印。鉴藏印有:“福山邓氏”、“黎堂”等。郑燮最喜画竹,也最擅长表现...
「集古名绘」郑燮《竹石图》轴,此幅构图奇巧不落俗套 郑燮《竹石图》轴,纸本,墨笔,纵127.6厘米,横57.7厘米,本幅自题五言诗一首并书长句,款署:“板桥弟郑燮。”钤印“郑燮印”、“克柔”。本幅无鉴藏印。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原属江苏扬州)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作者: 恽寿平 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绘湖石一块,呈山字型耸立,边缘以浓墨点缀,棱角坚锐;后侧的一丛竹子杆直修长,以没骨法淡墨绘竹叶微微右倾,似敷上一层薄薄的寒霜;地面杂草数丛,霜后渐以枯败。虽为深秋初冬之时,但画面错落有致,清新自然。#国画 ...
🌟:纸本墨笔画,此图为庭院中的竹石,瘦石壁立,石前新篁三枝。 🌟: 1️⃣石用中锋勾勒,笔致瘦硬秀拔,以皴染间施笔法画出嶙峋突兀峭岩的质感和体势,竹叶用浓墨和淡墨交替挥毫,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密中见疏,显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郑燮仿文同竹石图轴》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虽为仿文同画竹,但是郑板桥在题跋中明确地指出自己与前人创作理念的差异。创作背景 此图作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郑夑时年70岁。图绘山岩陡峭,幽篁静立,枝节疏朗,既写就翠竹之秀劲神采,又表达出郑氏画竹之理念,为其晚年之佳作。作品赏析 自...
《墨笔竹石图轴》是谢稚柳晚年成熟作品,整个作品诗、画、书、印巧妙结合,在画幅中他用独特的书法题词题句,配合印章,或穿插或避让,精妙地连接整个画面,使之有机地结合。作者简介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生,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早岁从钱振学画...
元· 谢庭芝《竹石图轴》谢庭芝,字仲和,号雪村,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工诗善书画,尤其擅墨竹。 图中绘坡草湖石,石后挺立疏竹数竿,枝叶下垂,似洒雨露。坡上小竹兰草丛生,三株新笋,两株高窜,一株破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