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分注重节约,把造船剩下的木屑用作冬天铺在雪上垫路之用,把剩下的竹头做成战船的竹钉又重新用到船上,人民纷纷称赞他。【出处】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晋书·陶侃传》【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东西【近义词】木屑竹头【成语举例】时节相存问,...
竹头木屑 竹头木屑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江西官吏陶侃秉公执法,诚恳待人,在担任武昌太守期间,处处以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十分注重节约,把造船剩下的木屑用作冬天铺在雪上垫路之用,把剩下的竹头做成战船的竹钉又重新用到船上,人民纷纷称赞他。 【出处】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后来,一次元旦大集会,恰逢雪后初晴,厅前泥泞难走,陶侃便叫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地上。这时,微不足道的木屑发挥了作用。过了些时,为了军事需要,要造一批船,陶侃便拿出收藏的竹根、竹梢,这些剩余的废物做了造船用的竹钉子。为公家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比喻细微的东西,后来就...
“竹头木屑”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言文,其原文出处为《晋书·陶侃传》。以下是该成语的原文及注释: 原文 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等到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注释 尝:曾经。 木屑竹头:造船时剩下的木屑和竹子的根部。
竹头木屑 拼音 zhú tóu mù xiè 简拼 ztmx 近义词 木屑竹头 反义词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成语出处 宋·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 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竹头...
【成语】竹头木屑 【读音] zhú tóu mù xiè 【释义】竹头,竹子的头部和尾部;木屑,碎木料。指将一些看起来属于废物的东西都利用起来,形容非常节约。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性俭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
竹头木屑成语解释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世说新语·政事》陶侃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有病,全家只靠母亲一人纺线织布维持生活。为了培养他,母亲...
繁体竹頭木屑 拼音zhú tóu mù xiè 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出处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例句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宋 陈亮《祭妹夫周英伯》) 成语故事 ...
逐句翻译:竹头木屑,皆非细物——竹子的头端和木头的碎屑,都不是细小的物品。然用之得宜,则能成器——然而如果使用得当,就能够制作成器具。匠人巧思,以之构屋,使之坚牢——工匠们巧妙地构思,用它们来建造房屋,使得房屋坚固。以之制器,使之精良——用它们来制作器具,使得器具精良。虽非珍宝,而有其实...
第二年春天,一连下了几天大雪,太阳一出来 ,积雪开始融化,地面又湿又滑很难行走。这时候,陶侃叫人把原先收藏的木屑拿出来铺在路面上,行人走起路来果然方便了许多。那竹头又有什么用呢?当柴烧吧,大材小用;不用做柴吧,又不知可干什么。结果,竹头的用处到了几十年后才揭晓。几十年后,国家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