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原文 李时珍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其原文为:“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可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后中气虚,胃逆,故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胃逆则...
原文: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组成: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去心)一升,人参二两,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 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伤...
原文 《伤寒论》397 条原文: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组成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麦门冬一升、半夏半升、人参二两、炙甘草二两、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石膏汤方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
【原文】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竹叶石膏汤主之。 【诠释】伤寒缓解后,身体羸瘦,气短乏力,午后低热,此余热不净,残热未尽;虚热上扰于胃则嗳气呕逆,食不知味,治宜竹叶石膏汤,益气生津,甘寒清热。 由于原文论证过简,通过方药测知,症当兼有面嫩娇艳,虚白浮红,自汗心悸,口干口渴,舌质嫩红剥苔,脉象虚数等...
所属专辑:中医必背:汤头歌诀原文加诠释纯朗诵(已完结) 音频列表 1 一百九十六:泻火之剂:升阳散火汤 22 2024-03 2 一百九十五:泻火之剂:竹叶石膏汤 42 2024-03 3 一百九十四:泻火之剂:白虎汤 22 2024-03 4 一百九十二:泻火之剂:附子泻心汤 ...
所属专辑:伤寒论原文诵读 音频列表 1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36 2023-02 2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烧裈散—竹叶石膏汤 25 2023-02 3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汤 35 2023-02 4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完结 ...
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也,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则大便难,口渴,欲饮热,脉急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主之。[译文]燥病,口渴,咽干,喘气,干咳,胸部胀满痛,甚至唾血,脉浮短而急,这是燥邪干肺,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治;若移转于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