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纳,在二十世纪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中国的端纳”闻名于世,1875年6月22日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利斯戈(Lithgow)小镇。其祖先为苏格兰人。他从小跟做建筑包工头的父亲当助手,因为少年时腰部受伤,端纳未能子承父业。父亲是建筑商,也是Lithgow第一任市长。端纳中学毕业后,离开Lithgow,去墨尔本和悉...
本文的主人公是继马可·波罗之后,又一个和中国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结成极近切关系的洋人,他叫端纳,全名威廉·亨利·端纳。提起端纳,可能好多中国人没听说过,也有人仅仅知道端纳曾经是蒋宋集团的政治顾问,调停过“西安事变”。可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中国人不应该把端纳忘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敬重他,最值得中国人...
在端纳的劝诫下,蒋介石的态度变得缓和了,有了下台阶的机会后,最终同意了抗日的主张。稳住局势后,端纳还有关键使命,他立马赶赴南京,让何应钦停止进攻,同时让宋子文赶紧赶赴西安谈判,最终,一场即将爆发的内战,就在和谈中被化解了,这可真是中华的大喜事,端纳的功劳可大了。抗日战争那阵子,端纳离开了蒋介石...
1935年宋美龄在拉拢端纳进入蒋介石幕中时,曾对蒋说过一番颇为中肯的话:“清末民初,在华受聘的外国顾问不在少数,但大多数是在本国具有相当地位和声望的人。而象端纳这样的人,在其国内不过是当工人的一介平民,只身来到中国,居然能成为岑春煊、孙中山、袁世凯、蔡锷、张作霖等人的朋友或顾问,绝非偶然。”[鱼汲胜...
他跟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张作霖、曹锟、吴佩孚、周自齐、伍廷芳、张勋、康有为等都打过交道,他给各类政府做顾问都只拿很少的薪酬甚至不拿钱,“我不忍心给这个贫穷的国家再增加什么负担”,他被称为“中国的端纳”。他跟张学良有种患难与共的情谊,亲眼目睹了少帅处决杨、常所做决策的过程,亲自监督他戒掉...
第二天,12月14日周一的早晨,端纳和黄仁霖飞过洛阳和西安临界的山头,飞机接近华清池上方蒋曾经居住的地方,他们能看见地面的任何活动,西安城马路上交通看上去很正常,没有军车开动,城墙的门是开着的,没看到交火,没有红旗,也没有战壕。飞机场停着大约20架飞机,没有要起飞的意思。他们看见三辆汽车离开院子,开往机场。
端纳简介:生平时间:端纳生于1875年,逝于1946年11月,是一位澳大利亚人。在中国的主要经历:端纳在中国度过了其人生中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在中国近代从晚清到民国的转型期。他作为外交官和记者,游历了中国各地,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职业角色:端纳不仅是一位外交官和记者,还是一...
聘请端纳前,蒋氏夫妇对他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蒋介石对端纳的意见和看法很尊重,宋美龄也视他为兄长,平日亲切地称呼端纳为“端”。 端纳深得蒋介石夫妇的信任,平日吃穿住行都与他们一起,出入蒋介石的官邸犹如无人之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端纳的60周岁寿诞上,宋美龄亲自为他安排了家宴,高度评价了这位中...
威廉•亨利•端纳,祖先是苏格兰人,1875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是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政坛最为活跃的外国人之一。1903年,端纳来到中国香港,成为《中国邮报》的一名编辑,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43年的政治生涯。他以最先披露袁世凯和日本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密约、为孙中山临时政府起草第一个对外宣言而声名大震。他先后...
端纳不但是孙中山的顾问,他还先后做过张作霖、张学良以及老蒋的顾问,因此跟他们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后来发生西安事变老蒋被关起来的时候,端纳还被宋美龄请去做调停人,在中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救了老蒋一命。等到老蒋成功脱困以后,更加受到他的器重。可惜端纳后来因为跟其意见不和,选择辞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