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国家稳,十几亿人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回首70年,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中,粮食的基础地位始终得到国家领导层面的绝对重视。从一张粮票到满桌珍馐,日渐丰富的餐桌也印证了饭碗正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贵州省榕江县实施“菜-稻-菜”模式,实行水旱轮作。不...
其次,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藏粮于地,就是要从宏观角度上确定种粮客体,需要统筹考虑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等多维属性,解决“种在哪里”的问题。优质的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藏粮于地就要统筹好耕地数量、耕地质量、耕地空间三方面内容。进一步保障耕地数量,需要我们实行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
他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广西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行业稳产提质降本增效,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蔗农增收,加快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把糖业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牢牢端稳中国的“糖罐子”。◇截至2023年底,广西糖料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0.88%。◇目前,我国...
”致公党中央建议,要明确建设目标,分解工作任务,收集保存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对各类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和评价,推进特色作物品种DNA指纹数据库建设,推广第三方区块链存证业务等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应用。在机制创新方面,致公党中央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种业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特区云端信息服务水平,还要...
近年来,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安徽锚定“多种粮、种好粮”目标,始终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抓好粮食生产,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安徽力量。重农抓粮不放松 放眼整个中部地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有5个在这里。2023年,中部6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9.2%,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保障粮食安全,安徽力量...
10月1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新华村,农机手驾驶机械在稻田里收割水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徐勇摄) 【收】《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端稳中国饭碗,既要粮食颗粒归仓,更要种粮人“丰收到手”,挣到票子。今年以来,国家统筹抓好市场化收购和...
2022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超过9000万吨,占全球肉类产量的1/4以上;人均肉类消费量超过65公斤,大幅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月18日,世界肉类组织副主席、中国肉类协会会长李水龙在2023肉类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经过一代代肉类产业人的努力,我国已经发展成为肉类生产大国、肉类消费大国,已经基本端稳了“肉盘子”。在山东...
“良田良种良法,再加上农业装备,种田就不再‘靠天吃饭’了,端稳中国饭碗也就更容易了。”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石玉莲对记者说。“5年来,您说田里什么变化最大?”记者问。回忆以前的南下村,除虫、施叶面肥全靠人工背着喷药器边走边喷的情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3年前的情形,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泰安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孔怡记忆犹新:2021年3月5日,她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的建议,次日经有关部门转交农业农村部,转天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便打来视频电话,...
习近平: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