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平入洛,是指南宋在联合蒙古灭金朝后收复位于河南的原北宋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三京的军事行动,由于粮草不济以及没有骑兵等原因,最终被蒙古军大败而退回原来的防线。 【背景】 宋人很想联金,但是金人反复无常,口口声声说联合,又反反复复来抢劫.这种所谓的联合,根本毫无诚意!甚至到了覆灭...
“端平入洛”尽管出于一个良好的初衷,但这场军事行动是在南宋并不具备相应的军事、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这也是一次十分轻率冒险的举动。 更为严重的是,“端平入洛”给了蒙古大举进攻南宋的口实,长达50多年的宋蒙战争也就此拉开了序幕。说南宋自己引燃了灭亡的导火索,一点也不为过。 参考资料:《宋史》、《元史...
留守开封的赵葵得知入洛的两支宋军溃败以后,以粮草不足为由,决定放弃支援洛阳的宋军,直接从开封撤回。可由于他们没有给士兵们交代清楚,军队由一开始的增援指令突然变成撤退命令,顿时陷入慌乱。结果宋军从撤退变成了溃逃,所有人都争先往后地逃回南宋,辎重全部扔在了路上。 就这样,端平入洛以南宋的大败而告终。这次...
“端平入洛”的兵败对宋朝的影响来说无疑是及其恶劣的,从做为统治者的宋理宗来说,未对宋蒙形势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轻率出兵战是导致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军事上造成兵力损耗,士气不振,其中在战争当中“诸军骇汗奔走,淹死、践死、走死、饥渴死者十之七八,军装器械,委弃如山”。南宋的国防力量在此战...
5、端平入洛的实现 因南宋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认真作过收复中原的军事准备,对宋、蒙双方力量对比也缺乏清醒认识,认为蒙古人不会因为宋军北上恢复三京而作出强烈反应,便仓促上阵,想侥幸一时,迫使蒙古人承认既成事实,故宋军北上之后,立即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战火破坏,当时河南各地城市残破,人烟稀少,田畴荒芜...
5、端平入洛的实现 因南宋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认真作过收复中原的军事准备,对宋、蒙双方力量对比也缺乏清醒认识,认为蒙古人不会因为宋军北上恢复三京而作出强烈反应,便仓促上阵,想侥幸一时,迫使蒙古人承认既成事实,故宋军北上之后,立即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战火破坏,当时河南各地城市残破,人烟稀少,田畴荒芜...
宋蒙之战的开端——端平入洛 宋蒙联手围困蔡州,消灭掉金国之后,蒙古的主力即北归。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宋理宗看到这个收复故国千载难逢的机会。河南此时已经成为真空地带,如果能够趁此机会光复三京,即开封、洛阳和商丘,即可光复中原,自己也将青史留名。当时南宋朝廷有两派:一派主张北进来收复故都,沿黄河...
端平入洛,一次改写历史的壮丽征程 端平入洛是南宋在联合蒙古灭金朝后,试图收复位于河南的原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三京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发生在端平元年(1234年),但由于粮草不济以及没有骑兵等原因,最终被蒙古军大败而退回原来的防线,这次行动也...
端平入洛,指发生在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在联合蒙古灭金国后,出兵收复位于河南的原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三京的一次军事行动。由于粮草不济以及缺少骑兵等原因,最终被蒙古军大败而退回原来的防线。此次行动成为了蒙宋战争全面爆发的导火索。战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