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说【作者】李贽 【朝代】明 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
因此,李贽提倡童心说,就是要人们返回赤子之心,重现本真自我,以纠正虚伪的世风。 《童心说》译文 (后面附原文) 龙洞山农给《西厢记》写的序中的末尾说:“聪明人,可说我还有一颗童心。这就可以了。” 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如果认为童心是不可有的,也就是以为真心是不可有的了。那童心是杜绝掺假的纯粹的真心...
明朝天才李贽,有着详尽而新颖《童心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在明朝之前,童心是个可意会的词,但是明朝的李贽却将童心...
童心说 《童心说》是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一篇议论文,收录于《焚书》。该文写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5年),主要是用来驳斥耿定向的理论。 李贽在该文中主要阐述了“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
名词解释 童心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李贽认为人先天具有天真淳朴的童心。“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成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其内容为“穿衣吃饭”、“趋利避害”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因为见闻和读书容易失却童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须减少闻见而来的知识,即使对于...
李贽的“童心说”强调文学的个人性和真实性。他认为,只有当作者能够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这种观点挑战了当时儒家思想的教条主义,为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在李贽看来,文学创作应当遵循内心的声音,而不应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童心说”不仅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童心说》是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一篇散文,他在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所谓“童心”,即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
《童心说》赏析 童心就是本心、真心、赤子之心,是每个人原本具备的自然真情、天然个性、有个性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身处一个僵化、专制的社会,那么,人的童心会被社会修理得面目全非,他长大了就会成为一个假人。如果身处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社会,他可以享受自由的教育...
1 李贽的“童心说” “童心说”是李贽文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对后世影响颇深的文学理论命题。构建童心说概括起来有两方面原因:哲学思想上,是李贽对明代伪道学的批判;文学创作上,是他对当时文坛拟古文风的纠正。 “童心说”认为,天下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出自“童心”。李贽所说的“童心”,就是真心,即人的率真情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