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后章门名意与章门同,后是与脾经冲门穴的别称前章门相对而言的。 2)长平编辑编辑源代码...
1、健脾和胃:章门穴是脾的募穴,对于脾胃功能的调节有显著作用。能够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可以通过按揉章门穴来刺激脾胃运化,每次按揉3-5分钟,以穴位处有轻微酸胀感为宜,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2、疏肝理气:该穴位对于肝脏也有很好的调节功效,能疏解肝郁之气。当人们因压力等因素出现情绪不畅...
通过刺激这个穴位,能够有效疏通肝经的气机,达到疏肝利胆的效果。同时,章门穴作为脏会穴,也是五脏之气机交汇的要点。按摩或艾灸此穴,可以调和五脏,对于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疟积、腰脊痛等症状有显著疗效。此外,章门穴还具有健脾消胀、和胃利胆的功效,对于肝脾疾患、...
在右侧,章门穴位于肝脏下缘,左侧则对应脾脏下缘。章门穴的功效广泛,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以及小儿疳积和腰脊痛。作为脏会穴,章门穴还能统治五脏相关疾病。在具体应用上,章门穴可以与足三里穴配伍,治疗荨麻疹和组织胺过敏症;与天枢穴、脾俞穴...
章门穴(Zhāng mén,LR13)章门穴别名长平,季肋,出自于《脉经》《难经》。隶属于足厥阴肝经。 二 腧穴释义 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
百度健康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章门穴是八会穴中的脏会,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交会穴,位于侧腹部,十一肋游离缘下方。有舒肝、健脾、理气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腹胀,泄泻,腹部肿块,胁肋疼痛,黄疸等。平时清淡易消化饮食,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饮食,注意腹部保暖。三甲...
章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为脾之募穴,在侧腹部,位于腋前线,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其具有疏肝利胆、健脾和胃、理气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腹痛、腹胀、泄泻、胁痛、痞块等病症。 章门穴位置图 图片可能会引起您的不适, 是否继续查看? 查看 取穴方法 取穴时上曲前臂,合腋时用肘尖夹紧两侧肋骨,肘尖正对、按压有...
章门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章门穴图片 2.取穴方法 侧卧举臂,从腋前线的肋弓软骨缘下向前触摸第11肋骨游离端,在其下缘处。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当肘尖止处是该穴。 3.穴位解剖 章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
按摩章门穴,有利于改善腹痛、腹肚、胸胁胀痛等病症。具体操作如下: 以大拇指指腹置于章门穴外按揉100~200次,或大拇指、食指直下的大鱼际部位揉按,左右两侧每次各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注意手法轻柔,避开皮肤破损处。 艾灸 手持点燃的艾条,于章门穴垂直正上方2~3厘米处温灸...
17、治腹胀、腹痛、脾胃疾病:章门配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等穴治腹胀、腹痛、脾胃疾病。 18、治翻胃心疼,不进饮食:章门配劳宫可治翻胃心疼,不进饮食。 19、治五脏有病:章门穴是脏之会穴,临床上『心、肝、脾、肺、肾』有病,不管是一脏或二脏以上,均可用章门治之,方法重用灸,甚至百壮以上,以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