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章门”往往又是某种学术的或政治的认同表述,或者是学术与政治两者兼而有之的认同表述。笔者姑且在不同的意义上也用“章门”的方法论,去看待章太炎与鲁迅的关系,或者去看待鲁迅所解读的“章太炎”以及“章门弟子”。对鲁迅来说,如果他认为自己是“章门弟子”的话,他表达了什么样的认同?他的认同又与其...
可在章门弟子的眼里,“胡适”这一姓名所代表的象征性意义是巨大的,他那不合时宜的“观点”,反会配合《顺天时报》等报刊中的“帝国的眼光”。 章门弟子强调溥仪事件背后的帝国主义眼光,而胡适则关注它引发的“不容异己”现象。二者的不同,...
盖缪篆以太炎平生思想学术功绩为最大,呼吁章氏身后文集之编撰,应刊落其早年的战斗性文章(若与马相伯、吴稚晖等论战之文),欲塑造其在世人心目中“粹然儒宗”的形象,这一观点正确与否,姑不置评,有意思的是,同作为章门弟子的鲁迅,与缪篆之看法截然相反。——同年十月九日,鲁迅撰写《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回忆其...
盖缪篆以太炎平生思想学术功绩为最大,呼吁章氏身后文集之编撰,应刊落其早年的战斗性文章(若与马相伯、吴稚晖等论战之文),欲塑造其在世人心目中“粹然儒宗”的形象,这一观点正确与否,姑不置评,有意思的是,同作为章门弟子的鲁迅,与缪篆之看法截然相反。—...
其中章门是指章太炎的学生群体,《章太炎全集》的整理始于1979年,大部分参与者为章门弟子与再传弟子,1986年出版完8卷本后遭遇“难产”。所谓再传弟子,就弟子的弟子,按现在的话说叫“徒孙”。《论语》中提到的再传弟子,是指孔子的弟子的弟子。《论语》并没有具体提到某个或某些再传弟子,也没有使用...
一 在老北大文科中,章门弟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有朱希祖、钱玄同以及“三沈二马二周”。然而,其他几位章门弟子如黄侃、汪东、吴承仕等,却似乎与以上这些同门存在着明显的隔阂。黄侃离开北大,即是“为同门者所挤”[1](p27);而当杨树达推荐吴承仕任教北大时,马幼渔也答复说:“专门在家著书之人,何必请之!
简介 《章太炎与章门弟子》内容简介:中国的20世纪是一个天翻地覆、波澜壮阔的世纪,在这个现代百年里,涌现出为数不少的改变历史和文化的伟人和大师,他们的...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熊赳赳2012-08-12 23:35:19 还不错的一本书,随便看看挺有意思,基本不涉及学术内容。。。 0 海阔天空祝沽笙2017-11-12 ...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研究机构与刊物的创办,还是在理论建设方面,早期章门弟子都积极开拓,勇于创新,为“民俗学运动”的兴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注释: [1] 章太炎:《訄书重订本·序种姓上》,《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1页。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姚彬彬副教授著《“章门弟子”缪篆哲学思想研究》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21年8月出版发行,该书系作者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章门弟子’缪篆哲学思想研究”结题成果,蒙范曾先生、冯天瑜先生作序推荐。范曾先生作为缪篆先生后人,惠予题签。
章门“五王”轶事(上) 作者:朱元曙 章太炎先生曾把他的五位得意弟子戏封为“五王”。他们是天王黄侃(季刚,1886~1935)、东王汪东(旭初,1890~1963)、西王朱希祖(逖先,1879~1944)、南王钱玄同(中季,1887~1939)、北王吴承仕(检斋,1884~1939)。这五人在他们各自所从事的领域中,均是大师级的人物,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