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北京图书馆所藏的《石经》七经拓本,已达三万余字,自然绝非章友直一人之功。章友直最著名作品是《阎立本步辇图跋》,是章友直为唐阎立本《步辇图》写的跋语,也是是迄今为止,流传最早的篆书作品的墨迹。阎立本的《步辇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中国邮政曾发行过该画作邮票,而章友直的小篆题跋也赫然在目,...
北宋章友直《篆书石径》展现了其小篆书法的独特魅力。此作品线条圆润,粗细均匀,结体修长且结构对称,工稳严整,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了章友直在书法创作中的极度严谨。然而,这种极致的工整也引来了批评,有人认为他的作品缺乏“神”,只是笔力和计算能力的体现,而缺少了书法应有的神韵。尽管如此,章友直的玉箸篆在...
章友直(1006-1062),字伯益,福建建安人,一作浦城人。是一位专擅篆书的书法家。《宣和书谱》卷二篆书下列章友直,载“博通经史,不以进取为意。工玉箸字学,嘉祐中,与杨南仲篆《石经》于国子监,当时称之。太常少卿元居中出领宿州,素喜其书,且富有之,至宿则尽所有摹诸石,以广其传,缘此东吴之地多其篆迹。
章友直 章友直 字伯益,浦城人。宋景德三年(1006年)生。自幼好学,卓尔不群,不拘小节,不屑仕途科举,精于音乐、奕棋,能书善画,曾在著名书家徐铉门下学玉箸篆书,得其精髓。当时人以为:自秦李斯善篆法之后,只有一个唐代的李阳冰;李阳冰之后,只有一个徐铉。章友直出于徐铉门下,其成就犹如孔子门下的子游、子夏。
章友直(1006-1062)字伯益,福建建安人,一作浦城人。是一位专擅篆书的书法家。《宣和书谱》卷二篆书下列章友直,载“博通经史,不以进取为意。工玉箸字学,嘉祐中,与杨南仲篆《石经》于国子监,当时称之。太常少卿元居中出领宿州,素喜其书,且富有之,至宿则尽所有摹诸石,以广其传,缘此东吴之地多其篆迹。友直...
— 微信扫码 参与互动 — 章友直 章友直(一六~一六二),字伯益(《宣和书谱》卷二),蒲城(今属福建)人。善画龟蛇。以篆笔画,颇有生意。又能以篆笔画棋盘,笔笔相似。精音律,工书画,不以仕进为意。仁宗嘉祐七年卒,年五十七。事见《临川集》卷九一《建安章君墓志铭》。
章友直1篇诗文 >> (1006—1062)建州浦城人,字伯益。性自放,不屑应举。族人章得象为相,欲以恩补官,辞之。遍游江淮岭海间,博通经史,精音乐,工篆书。能以篆笔作画,善绘龟蛇。仁宗嘉祐中,诏篆《石经》于太学,授将作监主簿,固辞不就。 「章友直」诗文更多> · 和祖择之咏震山岩彭徵君钓台 国学人物...
宋朝书法家章友直,优游江湖淡泊名利,擅长玉箸篆字,被召至翰林院创作。翰林院一帮学士虽素知他的书名,但没领教过他的书艺,一起过来拜访:能否让我们观摩一下先生技法,以便日后效仿?章也不谦虚,当场悬肘挥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围棋棋盘,运笔如飞,横平竖直,网格大小笔道粗细无毫发之差,诸人叹服。 ...
北宋书法家章友直擅长写篆书,当时无人能及。 有一次章友直被召到,翰林院的几位篆字待召(官名),想要见见他。他们虽早已听说章友直的大名,可心中并不服气,双方一见面就是一番激烈的针锋相对:"您的绝妙技艺我们很早就知道了,愿意当面领教领教您的笔法。"章友直让人用数张小纸黏成两张大纸,他提起笔饱蘸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