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的立遗嘱方式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 1、公证遗嘱 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办理遗嘱公证需要立遗嘱人亲自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关申请办理,不能委托他人代理。如果遗嘱人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到公证机关办理遗嘱公证时,可要求公证机关派公证员前往遗嘱人所在地办理。值得注意的...
可以采取自书、代书等的方式订立遗嘱,具体订立遗嘱的方式如下: 1、自书遗嘱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2、代书遗嘱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3、打印遗嘱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1、自书遗嘱。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2、代书遗嘱。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3、打印遗嘱。4、录音录像遗嘱。5、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
一种情况是,一些人压根就没有立遗嘱的意识。有人对立遗嘱也不忌讳,但自己就是没有立遗嘱的想法,认为自己没什么财产,立遗嘱干什么?持这种想法的人在农村或偏远地区较多,城市中也有。还有人认为立遗嘱没必要,自己的财产,自己死后自然都是儿女的,立不立遗嘱没什么区别,没有意识到法定继承的复杂性。另一种...
立遗嘱人年轻化趋势明显 白皮书对比历年所统计的遗嘱人平均年龄,发现订立遗嘱的人群平均年龄持续下降。根据今年公布的白皮书数据显示,遗嘱人平均年龄已经从2018年所统计的77.43岁降低至2023年所统计的67.82岁,立遗嘱人群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与此同时,遗嘱正在被更多年轻群体所接纳。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3年,80后...
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法定继承的对称。是指被继承人生前通过立遗嘱的形式确定其个人财产在其死亡后的继承人及分配的法律制度。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遗嘱有以下五种形式: 1、公证遗嘱。即立遗嘱人至公证机关对其遗嘱行为及遗嘱内容进行公证; 2、自书遗嘱。即立遗嘱人...
因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均系手写,需注意字迹清晰、无涂改,尤其注意关键信息部分;若有涂改,需在涂改处签名并写上日期;尽量做到在遗嘱每页下方空白处均签名并写日期,减少可能产生的纠纷。自书遗嘱因无见证人,建议将立遗嘱过程同步录音录像,由此可以展现出立遗嘱时的完整过程和遗嘱人的精神状态,避免其他继承人的...
首先来看看立遗嘱有哪些“雷区”雷区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立遗嘱 雷区② 立遗嘱处置国家、集体、他人财产 雷区③ 立遗嘱不考虑胎儿、未成年人权益 雷区④ 继承人、受遗赠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做见证人 “雷区”要避开 “雷区”要避开 “雷区”要避开 这些“雷区”千万要注意,触碰“雷区”会导致遗嘱...
除去上述五种形式,我们也需要考虑到遗嘱人处于危急状态下设立遗嘱的方式,衍生出口头遗嘱的形式。在情况危险紧张时,遗嘱人在两个以上的见证人的见证中可以口头设立遗嘱。但是,一旦危急情况解除,遗嘱人可以以书面形式或者录音录像形式重新设立遗嘱的,其立下的口头遗嘱应当视为无效。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六种遗嘱形式...
在探讨老人如何立遗嘱才能确保其合法有效的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遗嘱的法律定义及其重要性。遗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的法律行为,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法定方式对其个人财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对于老人而言,立遗嘱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