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猪毛甲天下,色泽亮、弹性好、韧性强,既耐磨又不卷曲发叉断裂,下浩几条溪流水源充沛穿衢而过,立德乐见这是生产漂鬃的理想之地。于是从上海请来制作漂鬃的师傅办班培训,把加工流程一一传授,从此下浩成为漂鬃生产基地,拥有大小作坊20余家,立德乐建立起一套严...
🌍 立德乐洋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由英国皇家地理协会的成员立德乐和他的夫人共同建造。立德乐是一位探险家,他深入考察了整个长江流域,并成为最早乘坐汽船从湖北出发,经过三峡天险到达重庆的西方人之一。1876年,随着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立德乐来到重庆,开始从事猪鬃批发等业务,将货物运往国际市场。重庆也...
立德乐洋行,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原上新街新码头34号),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庆开埠后,英国冒险家商人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在南岸开设洋行,名为立德乐洋行,经营四川土特产和外国舶来品,最早在重庆南岸开办猪鬃厂,后以永租的方式将上新街、马鞍山、瓦厂湾九湾十八堡...
立德乐在龙门浩居住生活了15年,时年53岁时,正式作为开埠洋商第一人踏上这块待开垦的土地,他把人生最精华的岁月奉献给了重庆。立德乐夫妇入乡随俗,为扎下深根做大做强做好商事,很快便学会说得一口流利的四川方言。立德乐夫妇从关心民众生活小事入手,通过物事启蒙,以眼见为实的示范、服务,吸引乡邻,一步步...
立德乐,一个外国航运冒险家。 利川号,第一艘长江上游火轮。 传奇里,开发了川江机船航运。 川江史,浓抹进了川江航运史。 出品:泸州市川江文化研究院 撰稿:官国柱 设计:陈 彬 天下川江文旅综合体 “天下川江文旅综合体” 项目坐落于四川泸州城北,依临沱江,北至蜀...
🌍 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重庆,我们能够从英国人立德乐夫妇的镜头中窥见这座城市的百年变迁。🚤 立德乐(Archibald John Little),以其对重庆乃至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开发贡献而闻名。他是首位将现代蒸汽轮船驶入川江,抵达重庆的外国人,他的著作《扁舟过三峡》至今传世。📚...
重庆开埠历史上有个绕不开的男人,就是英国人立德乐。 1859年,19岁的英国曼彻斯特人立德乐跟许多同胞一样,来到中国淘金。他先在香港一家德国洋行当茶叶检验员,次年,只身到上海,参加上海保卫战,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又加入洋枪队,配合清军参与屠杀太平天国战士。立德乐还装扮成商人,先后到江苏、浙江等省刺探太平军...
南岸区正在打造开埠遗址公园,立德乐洋行只是其中很小、但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18年第一次去立德乐洋行的时候还是在一个商业楼盘内部,现在已打造出来面向市民开放了。立德乐故居的门楣上还雕刻着立德乐和夫人名字的缩写和他们结婚十周年的年份,用实物和展板一起展示着这栋小楼、这座城市的沧桑过往。
闯峡:1898年,英商立德乐轮船首航三峡,开启川江航运新纪元 英国佬的冒险:轮船闯三峡 1898年,大清光绪二十四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位名叫立德乐的英国商人,带着他的“利川号”轮船,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了三峡。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在那个年代,三峡的水流比脱缰的野马还难驯服,多少木船都折戟沉沙,更别提这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