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如《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节气贰立冬气象变化BEGINNING OF WINTER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曰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 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是极为重要的节日。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冬季不仅是享受丰收的时节, 也是休息和庆祝的时刻。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 劳动了一年的人们会在 立冬这一天好好休息, 并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在河南、江苏、浙江等地, ...
冬令进补应循序渐进 以清补为主 立冬后,草木凋零,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中医认为,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古训,饮食以清补为主,不宜急补,应循序渐进,配以滋阴润燥之品,以免上火。在寒冷的天气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使身体更强壮,可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动...
一、秋意已慕,新冬将至,愿所有朋友有衣暖身,有衣暖心,天越来越冷,照顾好自己,立冬,你好!二、四季轮回,岁月流转。凉凉的冬季,愿你有人知冷暖。三、立冬祝福:衣服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开心多一点,幸福多一点,温补多一点,疾病远一点,锻炼多一点,健康多一点,抗寒多一点,祝福多一点,感情多...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出现在《周礼》中,是传统农历中表示冬季开始的标志。古人认为,立冬不仅仅是寒冷季节的到来,更是一个生机转入蛰伏的过程。万物开始“闭藏”,天地之气逐渐沉寂,为春天的苏醒积蓄力量。因此,“冬”字有“终”之意,即农作物收获的完成,生机暂时休止。在中国古代,立冬这一天也是...
2024年立冬时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暖炉会 霜降后寒气已重,因此各地开炉日期,一般常在农历十月初。《荆楚岁时记》载:“庐山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寒之备,号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为暖炉会。”北平一般在十月初一烧暖炕,设围炉,称之为开炉节,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撤去暖炉。暖炉多用一种耐...
立冬节气期间,入冬进程加速,冬季继续向南跨越,河北南部、陕西南部、山东南部、河南大部、苏皖北部、湖北西北部都会陆续迈进冬天的门槛。像石家庄(11月7日)、西安(11月11日)、济南(11月10日)、郑州(11月13日)、合肥(11月18日)、南京(11月19日)等省会级大城市常年入冬的平均日期都集中在立冬时节。而...
初冬的暖阳拂照大地,枝叶上的露水也显得晶莹剔透,桂花早已凋谢,菊花依然傲放,山冈上的红枫染上白霜,却显得更加夺目。诗人们却不惧寒冷,行吟不惮路遥,风景正是绝妙。立冬时节,欣赏宋代名家的好诗,描写精妙,值得细读。立冬夜舟中作南宋:范成大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浪影生千叠,...
“中午立冬暖烘烘,下午立冬冷飕飕”这句话,反映了古人对立冬时节气候变化的细腻观察。按照这种说法,如果立冬发生在中午时分,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相对温暖一些;而如果立冬发生在下午,则预示着冬天可能会来得更早、更冷。这种说法虽然缺乏现代气象学的科学依据,但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在立冬时节谈论天气变化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