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窦纳乐 英国外交官。曾任驻桑给巴尔总领事。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起,任英国驻华公使。二十四年,强迫清政府宣布不将长江沿岸各省割让与他国,使之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又夺取威海卫和九龙半岛为英国的“租界地”。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指使清军围攻各国驻京使馆,他成为各使馆武装...
据说1893年中国驻圣彼得堡的高级官员洪钧(Hung Ta-chen)在俄国人的授意下,给当时英国驻喀什的总领事马继业(George Macartney)递交了一份参考划界的地图,得到了当时的印度总督认可后,又由英国驻北京的公使窦纳乐(Claude MacDonald)在1899年递交给了总理衙门作为划界建议。这一划界建议后来就被称为了“马继业-窦纳乐线”(...
7.1900年3月上旬,英国公使窦纳乐主持召开五国使节会议 · ·不但要求中国政府在 《京报》上颁布取缔义和团的上谕,而且威胁说,如果中国政府不同意这项要求,各国公使将建议他们的政府直接出兵干涉,“代为剿平” 。 这反映了() A.清政府沦为 “洋人的朝廷” B.义和团被中外势力仇视 C.西方列强的利益完全一致 D....
7.1900年3月上旬,英国公使窦纳乐主持召开五国使节会议 · ·不但要求中国政府在 《京报》上颁布取缔义和团的上谕,而且威胁说,如果中国政府不同意这项要求,各国公使将建议他们的政府直接出兵干涉,“代为剿平” 。 这反映了 () A.清政府沦为 “洋人的朝廷” B.义和团被中外势力仇视19534501931742.93.819555342734145....
清政府收到联合照会后大吃一惊,清廷对公使提交抗议照会已习以为常,但这一次是联合照会,说明窦纳乐公使正在组织一场列强的集体行动。 清廷对联合照会的动机也不能不加以怀疑,因为它的出现恰恰是在建储上谕颁布以后的第三天。很难想象清廷会认为这两件事情没有关联。在总理衙门大臣与公使们正式会见时,公使们的攻击矛...
索尔兹伯里首相实际上对北京的外交僵局产生的原因一无所知,他突然改变态度积极支持窦纳乐的行动,根本原因是由于俄国正在准备组织远征军。 他明确指示窦纳乐: “现在各种各样的危险都可能存在,但最危险的是俄国人得以占领整个或部分北京城。他们一旦成功,就很难迫使他们吐出。” ...
19世纪晚期,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曾说:“威海卫抵俄,专为北方,若法国占南海口岸,我亦须另索一处抵之。”基于这种企图,英国从清政府手中取得哪个地方的管辖权 A.广州湾 B.九龙司地方一区 C.新界 D.长江流域 优质答案 正确答案 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本题需提取的有效信息“19世纪晚期”...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一模]1900年3月上旬,英国公使窦纳乐主持召开五国使节会议 … …不但要求中国政府在《京报》上颁布取缔义和团的上谕,而且威胁说,如果中国政府不同意这项要求,各国公使将建议他们的政府直接出兵干涉,“代为剿平” 。 这反映了() A.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B.义和团被中外势力仇视 C.西方列...
1898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训令驻华公使窦纳乐说:“渤海湾上的均势,由于总理衙门把旅顺口租给俄国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以你认为最有效和最迅速的方式,获得当日本人撤出威海卫后对威海卫的优先占有权,条件必须和给予俄国对旅顺口的条件一样。”据此可知( )...
(202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7)1900年3月上旬,英国公使窦纳乐主持召开五国使节会议……不但要求中国政府在《京报》上颁布取缔义和团的上谕,而且威胁说,如果中国政府不同意这项要求,各国公使将建议他们的政府直接出兵干涉, “代为剿平 ”。这反映了( ) A.清政府沦为 “洋人的朝廷 ” B.义和团被中外势力仇视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