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4)初燃硝烟——穿鼻海战 穿鼻海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初期的一场重要海战,发生于1839年11月3日(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是清朝水师与英国海军在广东珠江口穿鼻洋(今广州南沙区附近海域)的首次正式军事冲突,标志着鸦片战争从外交对抗转向军事对抗。 穿鼻海战 1839年6月,林则徐...
穿鼻海战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之间在虎门南面穿鼻洋海面上的战斗。 清道光十九年五月,林维喜事件发生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既抗拒交出林案正凶,又阻止英船自愿具结。清钦差大臣林则徐于九月十七日下令,严索林案正凶,限令英国商船3日内,或具结入口,或开回本国,不得滞泊伶仃洋面。 此前九月初九英国商船“...
历史上的今天:在广东虎门爆发穿鼻之战 1839年11月3日,发生在广东虎门的穿鼻之战,是中国清朝与英国之间鸦片战争的前奏。这场海战标志着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并对后来的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一事件的背景和影响。穿鼻之战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一部分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追...
连同前面的九龙海战和穿鼻海战,清军在鸦片战争的这一系列前哨战中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战绩!(官涌之战中立下战功的老将陈连升塑像)应该说,中英之间的这一系列小规模冲突,清军之所以能够取胜,说明林则徐对于广东防务的整顿是卓有成效的。林则徐在广东禁烟的同时,已经意识到英方可能借此挑起武装冲突,因此同时也在着力...
1839年11月3日的穿鼻海战,英军虽然退出了穿鼻洋,但没走远,转而攻打九龙官涌炮台。4日、8日、9日、11日、13日,英军在九龙官涌海面连续炮击清军炮台。9日,林则徐再次调派大鹏湾赖恩爵等人就近带兵往官涌夹攻来犯英军,英军后来撤回尖沙咀,林则徐又命令部队从尖沙咀以北的官涌山上打击英军,最终将英军驱逐出...
历史上的今天:一场抗击外敌的“大捷”,却预示近代中国耻辱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清朝道光十九年,即1839年11月3日,正是虎门销烟的锣鼓散尽后,大清朝广东海面上剑拔弩张的时刻,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山雨欲来,而在广州虎门外的穿鼻洋上,一场堪称鸦片战争前哨战的激战——中英穿鼻洋海战,轰然打响。这场战事的...
九月二十八日,英国商船"撒克逊"号(船主当啷)按令前来报关,但此举触怒了义律。他派出了"士密"号(又名"窝拉疑"号)和"华伦"号两艘军舰,企图在中午时分阻止"撒克逊"号进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见状,正欲上前询问,却遭遇"士密"号的无理炮击,引发了穿鼻洋海战。关天培临危不惧,站在水师船的...
道光十九年(1839年11月3日)英舰在穿鼻洋(广州虎门口)进行挑衅,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抗击。伤英舰一艘。英军败退,落海数十人。 穿鼻海战 关天培令军队向两船发炮还击,打断窝拉疑号船头,水师提督左营游击麦廷章连轰窝拉疑号船尾,英军在两方轰击之下,多人连炮跌落海。两个小时的战争之后,最终窝拉疑号帆斜旗落...
1.穿鼻洋海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英在广州虎门南面穿鼻洋海面上的战斗。穿鼻洋海战是由英国首先开炮挑衅进攻,而时任清水师提督的关天培,穿鼻洋海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英在广州虎门南面穿鼻洋海面上的战斗。穿鼻洋海战是由英国首先开炮挑衅进攻,而时任清水师提督的关天培当即下令回击,并将挑衅的英军击溃,所以这场战...